党建引领,筑牢老人居家安全屏障
朱柳霞
东莞市桥头镇社会工作服站 523000
一、项目背景
社工在开展驻村服务过程时发现社区中大部分老人的居家情况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比较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无疑是厕所,特别是厕所设施方面,老人及家属都渴望居家环境得到改造。但部分困境老人因经济有限、安全意识缺乏,从未对家中的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因此,开展“老有所安”适老化改造项目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次项目旨在招募志愿者入户排查高龄、独居或因病致残的老人居家安全情况,建立老人服务信息库,经过社工及施工队人员评估后为有需求的老人进行居家安全改善,适老化改造服务。从而达到减少老人居家安全隐患,方便老人生活起居,提高老人及其照顾者居家安全意识,倡导社会各界关爱老人,关注老人居家安全,实现老有所安。
二、问题和需求分析
(一)在上门调研中发现:社区总有23 名因病致残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长期居住在家中无法出门,但因经济条件有限,并未对家中的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也未购置方便其日常生活实用的物资,这类老人只能长期在家中无法与人交流。
(二)辖区内的高龄老人的行动越来越困难,很多老人居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些老人随着年龄大、行动不利索、自我照顾的能力越来越差;也有老人曾半夜起床不注意跌倒过多次,虽然他们也很小心,但是不知如何预防跌倒,以及跌倒后不知道如何处理。
(三)辖区内有约 126 名失能老人,他们或独自居住或与老伴居住,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居家环境安全隐患多,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三、行动策略及分析
(一)组建一支不少于 10 人的如社区党员义工、专业维修人员、专业安装工作人员、辅助器配送工作人员等的专业义工队伍上门作居家安全隐患评估,以便开始适老化改造服务。
(二)由服务对象按照各自需要可选择如防滑垫、防滑拖鞋、起夜灯、沐浴椅、坐便椅、拐杖、轮椅、防撞胶、反光带等十项“防跌菜单”点单服务。
(三)对有存在居家安全隐患的服务对象进行上门疏导、居家安全知识讲解、资源链接等服务,经老人及其家属同意后为有居家安全隐患的老人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
(四)制作老人“防跌”小贴士,开展全面的防跌宣传,引导老人注意日常生活居家安全,预防老人居家安全隐患。
(四)成立一支不少于6 人的社区志愿者护老队开展护老服务。
(五)居家安全风险系列主题活动。社工围绕“居家安全风险”为主题活动,促进更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老人居家安全。
四、项目实施过程
(一)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党员 + 社工 + 义工 + 邻里 + 家属 + 社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
桥头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党员生活会的契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和动力,党员社工立足自身的岗位,发挥党员社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区的义工、居民邻里以及家属共同投身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号召中来。党员社工组织老人家属代表、社区党员、专业维修义工、居民义工和儿童义工多方代表参与居民议事会,现场共同为老人居家安全问题出谋划策,并组建一支有特色、有行动力的“党员 + 社工 + 义工 + 邻里 + 家属 + 社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共同为老人的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改造行动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二)社工发挥阵地优势,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社工通过开展在社区驻村服务,比较熟悉社区的弱势群体情况,每一户的具体困难问题都登记在册,并做好服务台账。同时,在项目开展前,社工与志愿者共同入户开展调研,把老人的居家安全生活环境拍摄下来,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制定出一户一改造方案。正因为如此,社工精准定位到“老人的居家安全”问题是群众目前的“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老人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才得以顺利开展,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认为这一项工作确实是为群众办实事,符合群众的真实需求。
(三)多形式广泛宣传项目,带动社会各界关注老人居家安全问题
随着老人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第一期改造行动圆满结束,社工通过“线上 + 线下”的方式宣传老人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线上主要通过撰写微信公众号推文,在“悦读桥头”、“桥头双百社工”的公众号上传播。线下主要是在桥头镇开展了一场项目展示会,现场吸引了将近 200 名居民参与。通过多形式广泛宣传项目,带动社会各界关注老人居家安全问
题。
五、主要成效
(一)累计为 126 户失能老人建立信息库,征集有需求的失能老人渴望实现改造的内容
社工带领志愿者队伍入户对社区的空巢、高龄、独居、因病致困的老人居家环境进行评估,用手机影像记录老人的居家安全环境,通过社工与志愿者的现场评估,以及与老人及其家属开展访谈,把失能老人渴望改造的内容记录下来,为 126 户社区困境老人建立信息库。对于有“安装厕所扶手”需求的老人,邀请施工队人员现场测量厕所的尺寸,从而购买合适的扶手尺寸,便于今后的改造,对于需要安装热水器的老人,提交热水器安装申请;对需要进行蹲厕改坐厕的也一一进行资料收集,测量好厕所尺寸,施工队采购坐厕,解决老人如厕不便的问题;对存在电线老化的居家环境进行了更新以及安装防漏电开关。
(二)累计为126 户困境老人提供居家安全改造服务
据统计,项目累计为 126 户困境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提供安装小夜灯、添置防滑拖鞋、铺设防滑垫、安装厕所扶手、蹲厕改造、安装热水器等多项改造服务。“党员 + 社工 + 义工 + 邻里 + 家属 + 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依据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造,改造服务的人性性、实用性得到了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称赞。
(三)形成一支10 人的老人居家安全志愿者队伍
老人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前期的入户调研、中期开展居民议事会和入户改造、后期开展项目展示会,社工把社区中的专业维修义工、热心居民、老人家属代表等人员进行组织化,孵化出了一支 10 人的“党员 + 社工 + 义工 + 邻里 + 家属 + 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上门为老人开展居家安全隐患排查服务。
(四)开展项目成果展示会,在社会上形成良性反响
老人居家安全适老化项目成果展示会上,社工通过“图片展 + 现场模拟”的形式,让社会大众了解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的过程。同时,社工通过现场派发老人居家安全宣传单、开展居家安全知识问答等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推广居家安全适老化改造项目,引导老人注意日常生活居家安全,预防老人居家安全隐患,并带动社会各界关注老人居家安全问题,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实现“老有所安,安得其所”,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以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