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路径分析

作者

赵富涵 于燕婷 刘润娇 李吉和 田芮嘉 王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市历下区,250014

摘要:在文化两创的时代背景下,齐鲁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地区的中医药文化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涵和理论价值,齐鲁中医药文化,服务社会的核心思想与理论依托,对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探讨在“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其价值,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策略和建议,实现增强公众对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对推进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两创;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策略

一、引言

中华医药文化,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根本和核心,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以山东为发祥地的齐鲁中医药文化,拥有悠久的中医药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文化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把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能满足广大群体对中医药健康及精神需求,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价值

(一)理论基础的建立

齐鲁文化深厚的哲学底蕴,为中医学的理论构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齐鲁文化中,深入挖掘和研究,发现“阴阳五行”的学说是构建中医理论架构的根本,用阴阳的相互牵制和转化,让五行之间相互促进,让中医药文化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深刻理解与应用,为齐鲁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视角。

(二)医德医风的造就

齐鲁地区历史上“医学为仁术”的观点,比较根深蒂固,这种观念深深嵌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伦理框架中,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下,中医的医师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仁术”为指引,把救治患者、关心大众健康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投入到医治疾病的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精准诊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还格外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用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沟通,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舒适。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道德和风尚,体现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怀,也已经成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1】。

(三)形成学术特色

齐鲁医派,深受齐鲁文化影响,在塑造医德医风方面有着独特内涵,在齐鲁中医学的视野里,强调“精、气、神”的协调与调理,坚持“以精气为基础”,深刻认识到人体健康与精气神平衡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关注疾病本身,更注重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呵护与引导,给予患者鼓励与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积极心态,展现出医者对患者全身心的关爱。同时,齐鲁医派还倾向“和为至宝”学术特色也融入到医德医风的塑造中,主张调整阴阳、均衡五行来治疗人体疾病,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达到阴阳协调、身心和谐的治疗效果,避免过度治疗或不恰当的医疗行为。这种学术特质,在中医药的文化传承中,也体现了齐鲁医派高尚的医德医风。

(四)文化传承和创新

齐鲁文化在中医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从传承的角度来看,齐鲁医家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时,利用家族继承等方式,把中医药的根本理念及实践经验代代相传,是知识的延续,更是医德的传承。在创新的层面,齐鲁医家依据时代的变迁和患者的实际需求,持续开拓新的医疗手段与药品,这是以患者利益为出发点的医德体现。这种结合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齐鲁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塑造有高尚医德医风的齐鲁医家,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不断壮大。

三、“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策略

(一)全方位强化党在中医药文化的领导,建设坚定有效的组织领导架构

在“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需全面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自距今7000年左右山东北辛文化诞生,齐鲁中医药文化历经时代变迁却流传至今,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贡献卓著。

为更好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要全力打造“1+2+X”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促进中医药工作发展领导小组进行顶格推进,并推动卫生健康(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开展双边合作,促使宣传、文旅、教育多部门的联动,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来落实全省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的重要战略、重要规划、重要政策,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宣传和推广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各环节、全过程,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来推动齐鲁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巩固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建完善的网络架构和传播体系

在“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鲁中医药文化先要夯实文化传承和弘扬阵地,要依托省、市、县3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和官方新媒体,创办齐鲁中医药文化宣传栏目,和建立电子阅读平台和专题门户网站,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来打造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播。

在医院内部,要打造传承和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阵地和网络宣传的推广平台,开展常态化得齐鲁中医药文化知识巡讲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健康咨询服务。

将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要把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积极纳入到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中心和乡村综合文化中心活动内容中,组织专职、兼职人员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经常开展专家咨询、惠民义诊、康复指导、热线电话、健康讲坛、展览展示活动,让齐鲁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走进乡村,能扩大齐鲁中医药文化的群众覆盖面,提高人民群众对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三)创新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平台,激发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活力

在“文化两创”背景下,齐鲁中医药文化要先创新文化传承载体,可以先深入挖掘齐鲁中医药老字号、老商号蕴含的经典传承、特色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结合目前当下的消费新特点、新需求与新趋势,进行重新组织讲好新时代老字号、老商号故事,来扩大齐鲁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也要积极构建多元文化平台,鼓励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打造有特色、有内涵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医药文化街区、文创机构、中医书院平台,进行传承和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创产业发展。

为做好特色中医流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要积极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开展齐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收集和保护散落民间的中医药验方、秘方和特色技术,使古籍古方造福子孙后代【2】。

在文化产品形式上,要深入挖掘齐鲁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从传统典故、名人传说、民间故事中提炼中医药文化素材,编写相关的书籍和教材,组织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原创中医药文化和创意的文化产品,并推进中医药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的创作,开发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新兴的文化产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两创”视域下,齐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一系列策略,能让齐鲁中医药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更新的转型和发展,不仅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3】,而且对推进中医药行业的的进步也将作出显著的贡献。因此要不断追求创新和探索,让齐鲁中医药文化在新的时代展现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良.弘扬齐鲁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瑰宝[J].文化产业,2024,(20):106-108.

【2】耿梅云,陈娅宁,孙宇,等.健康教育视角下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弘扬策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08):18-20.

【3】于成君,王文姮,刘杰.全媒体背景下齐鲁地域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8):5-10

作者简介:

赵富涵(2002年9月),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学。

于燕婷(2003年12月),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

刘润娇(2005 年 2 月),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

李吉和(2005年4月),男,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学。

田芮嘉(2004年5月),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

王宁(2004年3月),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刑法、国际法。

课题名称:红途药韵——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军者

项目号2024019X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