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教学评割裂”到“教学评一体”

作者

陈丽敏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 351146

引言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评割裂”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活动与目标脱节、评价方式单一且与教学目标不匹配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强调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因此,探索从“教学评割裂”到“教学评一体”的实践路径,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评一致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评割裂”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整体性。以四年级某阅读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生字词和文章段落大意,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环节,评价方式也仅仅局限于课后生字词听写和简单的内容问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字词知识,但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拓展等方面能力提升有限,教学、学习与评价相互脱节,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评一体”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教学评一体”以新课标提出的“素养导向”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价则用于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教学活动的调整提供依据。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学生角度来看,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从教师角度来看,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教育发展角度来看,符合新课标要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语文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

(一)基于核心素养,精准设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精准设定教学目标[2]。以五年级《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四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分析诸葛亮“借箭”的思维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美和情节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了解古典名著的文化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的教学目标既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又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中,教师围绕“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习运用优美语句描写秋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首先,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接着,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优美语句,小组讨论交流语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秋天的一处景物。这些教学活动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仿写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实现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能力。

(三)采用多元评价,检验目标达成

教学评价是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在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性评价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终结性评价方面,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让学生描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并从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生动、结构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评价。此外,还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中,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现自身不足,促进

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实施“教学评一体”教学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在学校组织的语文素养测评中,优秀率较之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一体”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目标设定和评价方式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够细化,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评价时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学评一体”理念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加强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结语

从“教学评割裂”到“教学评一体”是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多元评价检验目标达成,能够有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深化对“教学评一体”理念的理解和应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雷啸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语文课内外,2024(13):113-113.

[2] 王雅惠。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 [J]. 读与写,2024,21(13):151-153.

课题:本文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教育科学 2024 年度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评目标一致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YKT2024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丽敏,女,汉族,福建莆田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