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重视文化传承,提升幼儿素养

作者

李赫新

南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473000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经验,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在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当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被淡化和遗忘的风险。幼儿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从小接触和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还对幼儿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一)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1.拓展知识领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典故、科学技术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幼儿能够接触到这些知识,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幼儿可以了解到古代的自然景观、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传统节日习俗时,幼儿能够认识到不同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许多内容,如传统游戏、民间故事等,都需要幼儿进行思考和推理。例如,玩七巧板游戏时,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和组合,将七块板拼成各种图案,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此外,讲述民间故事时,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幼儿情感态度

1.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幼儿通过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而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当幼儿穿上传统服饰,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时,他们会深刻体会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增强民族归属感。

2.激发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逐渐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认识到先辈们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贡献。这种认知会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例如,通过学习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幼儿会被英雄们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从而萌发爱国情感。

(三)塑造幼儿道德品质

1.传承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通过讲述传统故事、学习传统礼仪等方式,将这些传统美德传递给幼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例如,通过讲述“ 孔融让梨” 的故事,教育幼儿要懂得谦让;通过学习传统礼仪,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

2.培养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了解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幼儿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幼儿园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园本课程体系,通过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举办节日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幼儿园会组织幼儿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习俗,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

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传统文学等多个领域。在传统艺术方面,包括书法、绘画、剪纸、戏曲等;传统习俗方面,涉及节日习俗、礼仪规范等;传统文学方面,则有古诗词、民间故事等。在教育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采用了游戏、表演、参观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传统礼仪,通过参观博物馆让幼儿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四、优化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训

教师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其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生动地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二)构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构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的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如将传统故事融入语言教学,将传统艺术融入美术、音乐教学等,使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

(三)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为了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园应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将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幼儿。此外,还可以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来,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幼儿园应注重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布置校园环境,如张贴传统字画、悬挂传统饰物等,展示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节、开展传统文化竞赛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五、结论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培养、道德塑造和审美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构建系统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和营造良好氛围等策略加以优化。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推动幼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季捷敏.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区角的创设路径[J]. 山西教育( 幼教),2023(12):23-25.

[2]贾晓芳.让小区角玩出大智慧——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材料投放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23):34-36.

[3]杨玲娟.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合理投放科学区角材料[J].儿童与健康,2023(05):45-47.

[4]李艳玲.区角游戏活动中的观察策略[J].好家长,2023(09):56-58.

[5] 董 素 娟 . 幼 儿 园 区 角 游 戏 环 境 创 设 的 策 略 [J]. 知 识 文库,2023(03):67-69.

作者简介:李赫新(1984.9),女,汉族,河南南阳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