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与安全控制研究

作者

王彪

身份证号码:532128199310270734

引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和高层建筑建设需求持续增长,深基坑施工在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基坑开挖会引发地层扰动、土体位移和水文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敏感目标。为科学评估和控制深基坑施工的环境影响,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成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地应力、变形和渗流演化,可实现对风险源的精准识别与安全控制。本文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系统分析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作用机制,探讨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对策,为提升城市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水平与环境友好性提供依据。

一、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

深基坑施工涉及土体的局部开挖和支护结构的受力调整,极易引起周边地层的应力重分布和变形。首先,基坑开挖导致土体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可能造成邻近建筑物和道路的基础沉降、开裂甚至结构失稳。其次,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会引发土体渗流,若排水措施不当,易导致坑外地表隆起或地下管线漂移。此外,基坑边坡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刚度对周边环境有重要影响,支护体系设计不合理易导致边坡滑移或支护失稳,加剧环境风险。地下管线、地铁隧道等特殊敏感目标对基坑施工扰动高度敏感,需充分评估其变形容许度和安全冗余。环境影响机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基坑工程需要系统、科学的评价与控制手段,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正为此提供有力工具。

二、三维数值模拟在深基坑环境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三维数值模拟能全面、动态地反映深基坑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高精度的地质与结构模型,引入土体本构关系和支护体系参数,数值模拟可模拟土体开挖、分步支护、降水等全过程工况,量化分析基坑及周边区域的应力、变形与渗流演化。模拟结果可预测基坑围护墙体、地表及地下结构的位移、沉降趋势,分析不同施工方案、支护结构和水文条件下的环境影响差异。利用三维数值模型,还可对地下管线、邻近建筑、道路等敏感目标进行差异化风险评估,优化施工参数和应急预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合,可不断修正模型参数,提高环境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维模拟的优势在于可视化展示风险区域、受力薄弱环节和变形超限趋势,为项目决策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深基坑施工环境风险的主要表现与成因

实际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环境风险表现为地表沉降超标、邻近建筑物变形、地下管线错位、地面道路开裂及地下水位异常等。风险成因主要包括:第一,设计阶段地质勘察不充分、参数选取偏差大,导致模型预测与实际不符。第二,施工组织不合理,如分层开挖深度过大、支护体系滞后施工、降水方案不到位,易造成地层突变和沉降集中。第三,支护结构刚度不足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侧向位移增大、边坡不稳定。第四,地下水控制不力,水位骤降引发地层流失和渗流破坏,增加环境扰动。第五,监测预警体系滞后或失效,风险信号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风险表现的多样性和叠加性,使得深基坑工程管理面临较大挑战,需结合三维模拟和动态监测,系统管控风险。

四、深基坑安全控制对策与三维模拟辅助管理为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应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控制。首先,设计阶段应加强地质勘察,科学选取土体和地下水参数,建立精细化三维地质模型。合理设计支护体系,优化桩间距、锚杆布置和围护墙刚度,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需求。施工阶段,应推行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工艺,控制单次开挖深度和开挖顺序,降低对周边土体的扰动。严格执行降水方案,实时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渗流破坏和地表隆起。同步建立三维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联动机制,依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模型参数和控制措施,对位移、沉降、地下水等关键指标实施红线预警,及时采取加固或补救措施。加强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实时变形监测,完善应急预案,遇到极端风险信号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暂停作业。安全控制体系应涵盖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各环节,实现从风险识别、动态预测到智能决策的全过程安全闭环管理。

五、深基坑工程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基坑工程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要求。未来应着力加强三维数值模拟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多源数据动态接入机制,实现实时风险预警与智能决策支持,提升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不可忽视,应广泛采用低扰动、低噪声和低排放的施工工艺及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管控规范,为深基坑工程的安全与环保提供制度保障。多专业协作与管理创新是提升城市基坑工程安全管控水平的关键,应强化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加强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推动信息公开和舆情沟通,提升项目的透明度和社会责任感。深基坑工程的绿色与安全发展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保障城市空间的安全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论

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显著性,三维数值模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手段,为环境影响的准确评估和风险有效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技术与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阐述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的机理、风险表现及其成因,提出了基于模拟与监测协同的安全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加强模型参数的合理选取与动态校正,是提高模拟精度的关键;优化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强化多维度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则能够实现对施工风险的实时动态管控,保障工程安全。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环境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不断完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支持,深基坑工程的绿色、安全和高效建设将获得坚实保障,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 王伟.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 2023(5):44-48.

[2] 刘超, 陈立峰. 深基坑施工风险与安全控制研究[J]. 建筑结构,2022(12):87-92.

[3] 赵刚. 城市深基坑工程环境影响与风险控制策略[J]. 建筑科学,2023(7):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