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升机航材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未来发展设计
刘万通 胡雷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 云南省昆明市 650300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时期现代社会,直升机凭借垂直起降、低空飞行、灵活机动等优势,在应急救援、海上作业、医疗转运等领域作用重大。自然灾害时,它能克服不利影响,快速完成运送人员与物资任务,为受灾群众争取救援时间;海上作业中,为相关任务提供运输支持,提升安全和质效;医疗转运时,可快速送患者就医,提高救治成功率。但直升机稳定运行依赖可靠航材保障,航材短缺或故障会致其停飞、延误任务甚至威胁安全。所以,探究直升机航材保障未来发展规划是航空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直升机航材保障现状剖析
(一)保障体系现状
当前直升机航材保障体系主要由采购、库存管理、维修保障等部门构成。采购部门负责航材选型、供应商评估与采购,要从众多供应商与产品中筛选符合要求的航材;库存管理部门承担航材存储、供应与管理,确保库存既满足需求又不积压资金;维修保障部门专注航材故障检测、维修与更换,保障直升机适航性。不过,实际运作中各部门职责交叉、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库存管理困境
1. 库存成本与保障效率的矛盾:高库存可确保航材及时供应、提高保障效率,但会增加运营成本;低库存能降低成本,却易引发航材短缺,影响直升机运行。如2016 年,东航货运一台大体积、大推力且全球仅两家公司能大修的飞机发动机需维修,该型号发动机维修业务预计20 年可为企业带来 330 亿元收入。因此,找到库存成本与维修保障效率的最佳平衡点是库存管理关键难题。
2. 库存结构不合理:当前库存结构存在问题。易损件储备不足,受气候等影响,直升机频繁使用时无法及时更换,影响飞行安全;关键零部件供应不稳定,受供应商生产周期、维修厂家、物流、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影响,常缺货或修复周期长;非关键航材因采购计划不合理大量积压,占用空间与资金。究其原因,主要是需求预测不准、依赖经验判断,且采购策略缺乏灵活性,未根据市场和直升机运行情况及时调整。
(三)供应链风险
1. 全球采购与运输风险:直升机航材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种类繁多等特点,许多零部件需从全球各地采购。国际政治局势动荡、贸易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物流运输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都会对运输时间、成本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2. 供应商管理问题: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供应商产品质量不稳定,常出现质量问题,增加维修成本与安全隐患;交货期难保证,无法按时供货,影响直升机维护计划;部分供应商售后服务欠佳,航材出问题时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与维修服务。此外,直升机航材配件供应商单一,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且合作关系不稳定,给航材保障带来极大风险。
(四)技术保障短板
1. 新型直升机对航材保障技术的挑战:科技发展使新型直升机涌现、老机型升级,采用大量新型材料和先进电子系统,对航材保障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检测和维修技术难以满足。
2. 现有检测、维修技术与设备不足:我国航材检测、维修技术和设备落后,检测精度不达标、维修效率低、周期长,部分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三、具体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一)智能化保障体系建设
1. 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需求预测:先收集直升机在不同地域、气候、任务下的飞行、维修、故障、航材库存、供应商等多源数据,清洗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数据。接着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如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深度分析数据,建立航材需求预测模型。
2. 一体化信息平台搭建与应用:建立含航材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维修管理、质量控制等功能模块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航材管理模块实现航材全生命周期管理;采购管理模块可进行采购计划制定等操作;库存管理模块实时监控库存信息,实现动态管理;维修管理模块记录维修相关信息,全面管理维修过程;质量控制模块监督检验采购航材和维修质量。通过平台应用,实现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与业务协同运作,提高保障效率。
(二)库存管理优化策略
基于风险评估的库存分类管理:构建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航材的重要性(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程度)、采购难度(采购周期、供应商数量、技术壁垒等)、使用频率、市场供应稳定性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航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航材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航材,设置较高的安全库存,并建立应急采购渠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供应;对于低风险航材,采用准时制采购策略,根据实际需求及时采购,减少库存积压。
(三)供应链风险管理强化
1. 供应商多元化与战略合作:分析供应商多元化必要性以降低单一供应商供应风险。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寻找潜在供应商,建立资源库并评估,从产品质量等多方面考量。与优质供应商建战略合作关系,签长期协议,共同研发、共享信息,提高供应稳定性。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评估考核,激励提升服务水平。
2. 应急供应链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应急供应链机制对应对突发事件重要。建立应急采购渠道,签应急采购协议,设应急库存,储备关键航材与易损件,依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定种类数量。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流程并定期演练。通过案例展示其作用,分析优化改进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技术保障能力提升
1. 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引进:政府和企业加大航材保障技术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再创新。设专项资金,支持科研项目,培养吸引创新人才。
2. 人才培养计划与技能提升措施: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如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有高校培养等。提出技能提升措施,如开展活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奖励晋升优秀员工,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五、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国外先进案例分析
1.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
- 智能化库存管理:依托飞行数据、维修记录及故障分析等多源数据构建需求预测模型,库存成本降低 30% ,保障效率提升 40‰ 。
- 全流程信息化:通过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实现航材全生命周期监控,维修响应时间缩短 50% ,关键部件缺货率下降至 5% 以下。
- 供应商协同:与核心供应商共享库存数据,联合开发新型复合材料检测技术,将新型航材维修周期从15 天压缩至7 天。
2. 空客直升机公司(原欧洲直升机公司)
- 供应链韧性建设:实施“ 双源采购” 策略,关键部件均由 2 家以上供应商提供,配合区域化库存中心(如北美、亚太分中心),将紧急采购周期从21 天降至72 小时。
- 预测性维修技术:运用传感器实时采集航材运行数据,结合AI 算法提前预警故障,使计划性维修占比提升至 80% ,非计划停飞减少 65‰
- 联合库存模式:与欧洲多家航空公司共建共享库存池,库存周转率提高 45% ,整体运营成本降低 28‰
(二)国内实践探索与优化方向
1. 典型企业案例:东航公司
- 现状问题:航材管理依赖人工盘点和纸质记录,道中困村信息不准确,航材调配不及时;面对复杂的故障时,缺乏高效的的预测手段影响航班运行。
- 改进措施:
- 引入5G 技术应用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的优势,围绕智慧机务维修的各种方案,重新优化现有保障模式,有效实现了过程辅助和智能管理决策。
2. 经验启示与优化路径
- 技术融合:借鉴西科斯基公司“ 数据驱动决策” 模式,加速AI 与物联网技术在需求预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管理协同:参考空客“ 区域化库存 + 供应商协同” 机制,推动国内直升机企业建立行业级联合库存平台。
- 政策支持:建议政府牵头搭建跨企业数据共享标准,设立航材保障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扶持国产检测设备研发。
参考文献
[1] 20 分钟创造的奇迹——直升机救援再显神通,成功转运肺栓塞患者[EB/OL].[2024-07-11]
[2] 国外直升机救援的布局模式及经验借鉴[EB/OL].[2024-12-04]
[3] 伊 吾 县 直 升 机 安 全 救 援 与 壮 美 风 光 的 双 赢 之 举[EB/OL].[2023-10-26]
个人简介:
作者:刘万通,性别:男,出生年月:1998.10,职务:副班长,职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