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问题现状及发展探索研究
于芸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挂榜山林场 湖南祁阳 426100
引言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为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生产资料和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服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森林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需要对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利用与保护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森林经营中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
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资源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动力。作为地球上主要的自然资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气体,有效延缓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此外,森林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木材、林果、药材等林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而森林休闲旅游则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可以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应当深刻认识到合理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这不仅能保持生态平衡,还能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涉及规划、组织、指导、监督和调节等多个方面,旨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保护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合理,甚至存在资源浪费和破坏的现象。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工资、巡护费用等,但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导致一些保护区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社区共管不到位,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建议
3.1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林业行政执法是保护森林资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狠抓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杜绝无证采伐现象的发生。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对于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这一制度,确保采伐活动在法定限额内进行,绝不允许出现无证采伐、超限额采伐等违法行为。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采伐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强巡查和执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确保采伐活动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其次,强化林地保护和管理,确保林地资源得到合法合规的使用。林地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森林资源安全。然而,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生态平衡。对非法占用林地的主体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恢复林地原状,是阻止林地被违法使用最直接的一种手段。此外,加强林权争议调解处理,规范林地流转,确保林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林地管理使用权是林农管理森林资源的基本权利,是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基础;明晰的产权是森林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和林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为了协调林权纠纷,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林权管理制度,以确保林权归属明确、林地流转规范,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2 科学调控林分,优化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群落结构的合理性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部分森林因长期遭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出现群落结构单一化、物种组成简约化等问题,限制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发挥。因此,科学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森林群落配置是森林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林业部门应遵循森林演替规律及生态位理论,深入探究不同树种间的相互作用与生态适应性。在针叶林分布区,林业部门应有针对性地适度引入阔叶树种,如松林中合理混植桦树、椴树等,形成针阔叶混交林格局。此混交模式不仅能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还能增强森林对病虫害的抵御力,促进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同时,林业部门须重视树种在空间上的科学布局,摒弃传统单一树种大面积连片种植模式,采用随机散布、块状混交等多元化种植方式。其中,随机散布能使不同树种在空间上自然交融,形成更贴近自然状态的森林群落;块状混交是将树种以块状形式组合,既便于管理经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树种间的协同作用与生态位互补。此外,林业部门须精确测定与分析林分生长状况,根据林木生长空间需求,合理调控林分密度。对于郁闭度过高的林分,林业部门应适当加大间伐力度,有选择地移除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或竞争劣势的林木,从而为健康树木提供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促进其茁壮成长。
结束语
森林资源在全球生态平衡维持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较大但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且面临着诸多威胁与挑战,如气候变化、过度采伐、土地退化等。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森林资源利用方面,应坚持可持续采伐原则,优化林木加工与利用技术,同时积极探索非木质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则需进一步强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提高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能力,并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只有科学评估森林资源现状,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才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才发 . 林业经营管理中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探究 [J]. 农村科学实验,2023(24):37-39.
[2] 冉光蔚 . 探究近自然森林经营策略 [J]. 农家科技(下旬刊),2021(01):169.
[3] 李平. 刍议森林经营策略及资源培育措施[J]. 江西农业,2022(06):90-91.
作者简介:于芸(1974—)女,中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参与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