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供水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

邹泽海

湖南湘新水务环保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在农村地区,供水建设和运维一直是复杂且棘手的问题。首先,稳定的供水水源及设施的缺乏是关键难题。许多农村地区地下水日益枯竭,而供水设施却未能及时完善,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用水安全。其次,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且地势起伏较大,供水管网的敷设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农村供水的运维工作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专业管理和维护人员的不足导致供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较为松懈,产销差居高不下。如果水源依赖于转供水,农村供水企业往往面临亏损,依赖财政资金补贴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1 控制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的必要性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较低、施工不规范等问题。这些供水管网存在材料质量差、结构破损等隐患,在后期运维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导致渗漏问题频发,这不仅增加了供水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农村供水企业必须加强对供水管网的巡查和维护,例如通过建立村民供水微信服务群等方式,借助群众力量,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损点。同时,企业应与时俱进,了解并采用先进的供水管材和技术,在后期管网延伸时加以应用,以提高管网的整体质量和耐用性。此外,还需加强与各级村民集体的沟通,宣传供水保障措施,避免因乡村建设(如道路拓宽)而对供水管网造成破坏。通过多种手段降低农村供水系统的产销差,保障供水企业的良性发展及持续运营 [1]。

2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漏损成因

2.1 供水工程施工不规范导致管网易破损

供水管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供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在农村供水工程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包括埋深不规范、回填不规范等。例如,管网埋深较浅,容易在基础建设、重型车辆经过或居民耕作时被破坏;回填不规范则会导致回填层在重力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下逐渐沉降,使管网承受外部力量出现位移,进而引发破损和渗漏。此外,供水管道安装不当也是后期管网频繁破损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望城区白箬铺镇的转供水工程中,DN300PE 主供水管网的安装施工不规范,导致管网划伤,此后该管网频繁出现爆管问题,已多次维修。一些工程在施工后仅进行了简单的压力测试,而未按规范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未能暴露出管网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导致管道在后期使用中难以承受压力变化而爆裂。

2.2 设计原因导致爆管并引起漏损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在供水工程建设时,通常因预算限制而选择低成本的管道材料,如 PE 管道或普通钢材。此外,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往往忽视农村复杂环境对管道的影响,擅自减少埋深。农村地区地质条件多样,回填土中若含有砖块、石块等硬物,可能损坏 PE 等柔性管道。如果在管道敷设时未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管道投入使用后,隐患会逐渐暴露,导致爆管和渗漏频发,运维成本也随之剧增。农村供水管网维护和管理薄弱也是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农村地区受成本限制,缺乏专业的运维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健全的巡检制度和维护保养机制,也缺乏对管网巡视和检修的技术。管网位于地下,属于隐蔽工程,管道接口松动、腐蚀加剧等问题不易发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管网的渗漏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应吸取以往供水项目的经验教训,规范供水系统的设计。在选择管道材质和管径时,充分考虑农村供水工程的特殊性,选用经久耐用的管材,以提高管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要严抓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保证覆土厚度,规范回填和试压。进入运营期后,加强对供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定期巡视供水管网周边情况,提前采取措施,确保管网不被外力破坏。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减压阀等手段来平衡因地势高差导致的压力问题[2]。

3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漏损的应对措施

3.1 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管网设计标准

首先,应尽量完善管网设计。在设计前进行详细的勘察,根据用水规模选择合适的管径和材料,根据高程划分压力分区,合理规划管道布局,从而降低漏损风险。在管道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质量可靠、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主干管选用球墨铸铁管,入户管选用 PE 管。其次,在管道设计时要有前瞻性,例如在 PE 管上方敷设铜芯示踪线,解决非金属管无法物探的难题。最后,充分调研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设计路由时考虑减少对居民的影响,避免出现村民阻工的情况。

3.2 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与施工过程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用适应农村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材料等级、抗压强度符合要求,例如PE 管材料要求为PE100 级全新料,以降低后期漏损的可能性。重点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避免施工不规范导致的管网质量问题,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重点加强最小管顶覆土深度和规范回填的管理。原土回填时确保原土无大石块,避免石块划伤管壁,接口处必须试压合格后再回填,管顶 0 . 7 m 内禁止机械压实,使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以防止损坏管道。

3.3 加强运维管理,定期漏损检测

利用技术手段,如漏损探测仪器,定期对管网漏损进行探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损点。常用的方法包括声音探测和测压法。声音探测是通过听漏仪来判断管道是否存在漏损,而测压法则是通过测量管道内部的压力变化来推断是否有漏损。此外,可以采用压力管理等技术手段,控制管网的运行压力和流量,来判断漏损的情况及范围。例如,通过统计无线远传水表及系统,自动记录日均用水量的区别,记录凌晨 2 点至 4 点居民几乎不用水时间段水表流量等手段,判断区域管网漏损情况,再采取关闭支管段阀门再次监测流量及压力来缩小漏损范围,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供水漏损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供水工程施工不规范、设计标准较低等因素都将加重农村供水工程漏损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管网建设标准;(2)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与施工过程;(3)加强运维管理,定期漏损检测。希望这些措施能为后续农村供水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解决农村转供水企业运营亏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明 .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建设与维护对策研究 [J]. 地下水,2021,43(1):86-87.

[2] 胡友飞. 农村饮用水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21(2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