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衢州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路径探寻
胡心蕊 胡利君
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乡村旅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浙江省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现状,从资源、基础设施、宣传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分析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提高对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的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衢州智慧旅游宣传营销、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等方面,促进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发展;智慧旅游;衢州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重点关注农民、农业和农村,增加农民福祉,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锚定目标、奋力前行。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慧旅游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产业,具有成本低、效益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是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衢州市,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积极践行。一方面,衢州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如江山猕猴桃、常山胡柚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衢州市注重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如开化的钱江源、龙游的姑蔑城生态园等,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衢州市还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挖掘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如衢州南孔文化、龙游商帮文化等,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礼堂、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总之,衢州市正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二、我国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研究情况
“乡村智慧旅游”是继“互联网+”之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新突破。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乡村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应用方面
谢萍萍《智慧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数字化营销发展研究》[1]、赵格等的《乡村振兴战略下VR技术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应用》[2]以及袁璐《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3]指出乡村旅游数字化管理模式应包括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管理和调配,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服务与管理模式创新方面
高彬哲《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岱山县为例》[4]、马婷婷,蒲利利《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研究》[5]阐述了乡村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的构成和优化策略,包括信息服务、导览服务、预订服务、交通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实现这些服务的集成和优化,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三)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方面
同样有许多文献从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研究乡村智慧旅游背景下农业等其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如探讨如何利用智慧技术推动农业观光、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定制化数字经济赋能的农文旅模式。关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运作,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衢州智慧旅游现状——以衢江区莲花镇为例
衢州市政府大力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智慧旅游的号召,并应用于乡村智慧旅游的建设中,在衢州市政府和其他相关企业的推动下,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成效较为明显。
以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为例,莲花镇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中北部,总人口4.5万人,辖23个行政村。在过去莲花镇是一个以传统养殖业为主的大镇,多年来,因为畜禽养殖不规范,严重影响了莲花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莲花镇进行产业转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再者,传统产业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转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2014年以来,莲花镇先后开展了三轮养殖整规和污染整治,大胆创新、敢于借鉴,鼓励有条件的朱杨、清莲等村“移栏上山”莲花镇当地的养殖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污染与养殖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为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政府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入驻莲花镇的养殖产业链中,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利用企业技术进行转化,促使畜禽养殖排泄物变废为宝。
近年来,在产业生态化成功转型,生态环境日益变好的背景下,莲花镇以未来乡村为依托,以百姓增收为核心,不断拓展消费新模式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旅游发展成果:
(一)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莲花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提升和完善。例如,规范设置旅游全景图和导览图,新增草地温馨提示牌、河边警示牌等。同时,建设了景观桥、共享空间、健身公园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在旅游项目的创新和个性化定制方面,通过“民宿+定制”的新业态,游客可以按需“点餐”,参与各种体验游乐项目,如共富糕制作、围炉煮茶、茶艺表演、泥人制作等。这种个性化的旅游方式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三)积极推动农旅结合,将农业与旅游相融合。例如,莲花镇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立镇、生态建镇、旅游强镇、商贸兴镇”战略,打造花卉中心和繁育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出口基地、 休闲基地,突出“三花四品”(玫瑰、百合、剑兰和蔬菜、西瓜、葡萄、草莓)产业特色,其中创建的“中国玫瑰之乡”已被确立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循环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农业观光园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这种农旅结合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6]
总的来说,莲花镇前期不断改善当地环境,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后期通过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创新旅游项目和推动农旅结合,成功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未来,莲花镇将继续加大旅游发展力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四、衢州乡村智慧旅游存在问题
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乡村智慧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衢州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导致乡村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部分区域的通景公路仍有待提升,路况不佳影响着游客通行的便捷与舒适;停车场数量相对较少,旅游旺季时停车难问题突出;一些旅游服务设施较为简陋,如休憩场所不足,旅游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景区的标识系统不够完善,游客容易迷失方向。此外,一些乡村的网络信号覆盖还存在死角,网络覆盖不全导致许多乡村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甚至缺失,严重阻碍了智慧旅游所需的信息传输和在线服务的提供,游客在乡村旅游时也可能无法及时获取景点介绍、导航信息等。
(二)宣传营销手段不足
首先,过度依赖传统媒体限制了乡村智慧旅游的广泛传播。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覆盖部分受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受众群体逐渐缩小且趋于老龄化。如今的旅游市场,年轻游客占据了很大比重,他们活跃于互联网世界,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旅游 APP、短视频如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新兴渠道获取旅游信息。例如,报纸上的旅游宣传版面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无法生动地展现乡村智慧旅游的魅力;电视广告虽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但播放时间有限,且观众容易在广告时段切换频道,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网络营销手段的缺乏也使得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处于劣势。官方旅游网站作为重要的网络宣传渠道,页面设计较为简陋,缺乏吸引力;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乡村智慧旅游的最新动态和特色活动。游客在浏览网站时,可能会因为找不到有用的信息或者体验不佳而放弃选择衢州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弘扬内容缺乏特色
一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目前,衢州市各个乡村景点在宣传时往往聚焦于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常见元素,缺乏独特的卖点。衢州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江山市廿八都镇浔里村、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等大多在宣传自己的青山绿水、古村落风貌,使得游客在面对众多类似的宣传内容时难以区分和选择,这种同质化的宣传不仅无法突出各个乡村的特色优势,还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宣传内容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不足,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介绍,无法真正展现乡村的魅力和内涵。例如,对于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的历史文化,介绍人员大多只是简单提及一些古老的建筑,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对于乡村的特色产业,如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也没有充分展示其制作过程、独特品质和文化意义。这样的宣传无法让游客全面了解乡村的魅力,也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衢州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
在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衢州乡村智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乡村智慧旅游资源数据库,推进衢州乡村智慧旅游信息共享,丰富衢州乡村智慧旅游资源的内容。
(一)健全基础设施
首先,应加大政府对乡村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门的建设资金。一方面,将资金用于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在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如景点、民宿、农家乐等地实现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全覆盖,确保游客无论是查询旅游信息、分享旅游体验,还是使用在线服务都能畅通无阻。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确保旅游大巴和自驾车辆能够顺畅抵达各个乡村旅游点,还要在道路上设置清晰的交通标识,包括指路牌、限速牌、景点标识等,方便游客准确找到目的地。同时,建设配套的停车场,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和建设充电桩,鼓励绿色出行。
此外,建立旅游、交通、通信、能源等多部门协作机制也至关重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乡村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旅游部门负责规划和指导智能导览设施建设,交通部门负责乡村道路和交通标识的完善,通信部门确保网络覆盖等。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既懂旅游又掌握信息技术、交通规划、能源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营销体系
首先,拓宽宣传渠道,不能仅仅依赖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旅游APP、短视频等新兴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再者,创新营销手段,采用多样化的价格策略,如推出套餐优惠、限时折扣等,同时加强合作营销,与周边城市、景区如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南平等距离近、知名度高的旅游景点进行联合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后,要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如“衢州乡村,智慧之旅”等品牌口号。明确乡村智慧旅游的品牌形象,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参加旅游展会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智慧旅游目的地,例如衢州开化每年举办的油菜花节特色活动,大大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
(三)挖掘乡土内涵
一方面,深入挖掘衢州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衢江区的杜泽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将老街的故事、传统手工艺以及特色美食进行深度整合,打造以古街文化为主题的智慧旅游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制作VR游览内容、开发互动式历史文化讲解APP等,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老街的魅力。
另一方面,突出乡村的自然生态特色,衢州的乡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开化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可围绕其生态优势,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设置智能导览系统介绍各种珍稀动植物,举办生态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对自然生态感兴趣的游客,同时,结合钱江源附近乡村的田园风光,开发特色田园体验项目,如农事体验、乡村露营等,丰富旅游内容。衢州的很多乡村也都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活动,如龙游的硬头狮子舞、廿八都木偶戏等,可以将这些民俗表演融入到乡村智慧旅游中。
六、结语
智慧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本质是让游客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使旅游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对旅游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衢州市在乡村智慧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开发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营销意识不足、管理服务水平低等。因此,应加强对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资源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强化乡村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完善衢州智慧旅游宣传营销体系;提高对衢州市乡村智慧旅游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谢萍萍.智慧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数字化营销发展研究[J/OL].长春大学学报,2024,(07):1-4[2024-09-18].
[2]赵格,王梓怡,刘丹青,等.乡村振兴战略下VR技术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2,13(08):62-66.
[3]袁璐.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J].商展经济,2024,(04):44-47.
[4]高彬哲.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岱山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05):157-160.
[5]马婷婷,蒲利利.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09):112-116.
[6]衢江区莲花镇从生猪大镇到绿色生态强镇[J].农村工作通讯,2018,(19):24.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11488018,项目名称:共富背景下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衢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