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美术课堂乡土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作者

廖世宗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乡土美术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情感和艺术智慧。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存在不足,如教师对乡土美术资源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机会等。因此,深入研究初中美术课堂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深耕本土文化沃土,挖掘特色美术素材

乡土美术资源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从中寻找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美术素材。例如,在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其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极好的美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古镇的建筑,观察其独特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艺术,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同时,了解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使学生明白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其次,收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口头文学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美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比如,某些地区流传着关于英雄人物的传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传说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画面展现传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能让他们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再者,关注当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的剪纸、端午节的香囊制作等。教师可以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向学生传授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巧。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又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家庭中的老照片、旧物件等,这些物品往往承载着家庭的记忆和当地的历史变迁,是珍贵的美术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研究和创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乡土美术元素

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美术资源,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将乡土美术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例如,以“家乡的传统建筑”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类型的传统建筑,如民居、庙宇等。学生们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建筑的历史、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并制作成展示报告。在展示过程中,各小组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这种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乡土美术。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收集大量的乡土美术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民间艺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利用图片对比不同地区的乡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差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此外,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和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线上教学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乡土美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创作。乡土美术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遗迹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展现历史遗迹的风貌和历史故事。这种跨学科创作的方式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拓展校外实践路径,强化乡土美育体验

校外实践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强化乡土美育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到大量的乡土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同时,文化机构的专业讲解人员可以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参观当地的民俗博物馆,学生可以看到各种传统服饰、生活用品等,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开展户外写生活动也是拓展校外实践路径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乡村、山区等自然环境中进行写生。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自然景观的色彩、形态和光影变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与当地的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劳动场景,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比如,在春天带领学生到油菜花田写生,学生可以描绘出金黄的油菜花海和劳作的村民,感受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此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民俗表演等。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协助组织活动,同时也可以进行美术创作。例如,在文化节上,学生可以现场为游客绘制肖像、制作手工艺品等,展示自己的美术才华。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通过深耕本土文化沃土,挖掘特色美术素材,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乡土美术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拓展校外实践路径,强化乡土美育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邱长华. 乡土资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亚太教育,2022, (21): 63-65.

[2] 雷曼. 乡土资源与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思考[J]. 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21, (20): 248-249.

[3] 周慧娟 . 浅析运用乡土资源优化美术教学 [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5 (04):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