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列与节奏: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刘元凤 杨菊容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先锋小学

通过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学习,感受数列与节奏之美,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能为数学和音乐课堂注入新活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的只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小学学生未来的数学与音乐学习共同奠定基础。

学实践与思考 [J]. 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 2024, 15(6): 78-8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跨学科视角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173

一、数字与音乐节拍相结合,促进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小学数学当中的疑难问题较少,主要教学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而年级较小的学生专注力不高,容易把练习当做课业压力,因此,对学科学习降低兴趣,因而效率不高。因此通过数学与音乐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在学生思想的潜意识里,音乐是一门轻松的学科,相较于小学数学学科更具有吸引力。把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数列知识与音乐独有的韵律结合,实现学科融合教学。

例如,在小学数学数列学习的过程中,课本中涉及 1.3.5.7……的数列学习,对于单纯的数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音乐中节拍的学习,四拍,八拍学习中,刚好可以与数列中数字的出现频率吻合,于是把小学数学与音乐融合教学,轻松课堂氛围,比如在音乐课本中关于《欢歌颂》的学习过程中,每个段落中都包含两个四分音符,四个八分音符,节奏排列具有规律性,与教材中的数列刚好吻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因此,让小特数学与音乐节拍相结合,不仅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二、利用音乐节拍创作数学游戏,促进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学生对于课堂的刻板印象是枯燥的,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很多学生是抵触的,他们认为课堂过于呆板,如果加入游戏环节,课堂会变得有意思很多。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刚好与音乐课程相关联,数列的排序刚好可以与音乐的节拍相吻合,通过游戏的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巩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小学数学数列的学习中,像 2.4.6.8……这样的数列,刚好通过音乐节拍,进行填空游戏,在课堂上,选择相应的数列作为题目,学生通过听取音乐节拍来猜对应的数列是什么,或者教师找到相应的音符,学生通过观察音符规律得出相应的数列,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加深了对于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对两门学科都有了学习。因此,利用音乐节拍创作数字游戏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三、数学课堂引入音乐歌曲,促进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够完善,利用学生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放一首歌,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暗示学生这节课的知识不是难以学会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启蒙阶段,为了给学生未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和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播放一首音乐课程中歌曲《小星星》,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制作相应的数列,学生可以通过拍手的形式将歌曲演绎,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更对数字有了兴趣。在歌曲韵律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其他的歌曲中找到相应的旋律,潜移默化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效率自然会提升。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让学习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采用在数学课堂引入音乐歌曲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

总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是大势所趋。将小学数学与音乐融合教学,是创新教学的方式。这不仅打破了学科的壁垒,更提升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这种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将数学与音乐节拍相结合,也可以根据音乐的节拍在数学课堂上举行小游戏,同时也可以采取数学课堂引进音乐歌曲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提高运用综合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的发展是一大机遇,教师应抓住机遇,不断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下学到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红 .“互联网 + ”背景下小学数学与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索 [J]. 教育创新研究 , 2023(10): 123-126.

[2] 陈华. 基于“互联网 + ”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与湘教版音乐跨学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