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刘彦余 黄露瑶 周妍 程子轩 冉子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重庆南岸,400065

作者简介:刘彦余(2004-),女,汉族,重庆忠县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数学。

摘要: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结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小学结构化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教学过程的结构化管理,教学资源的架构化整合三个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基于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对中小学生结构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数字化教学,中小学教育

一、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不足的表现

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尽管数字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许多学校并未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导致结构化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师往往只是零散地使用数字化资源,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使得教学资源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单一: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数字化呈现,而未真正探索结构化教学的新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生互动不足:结构化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但在数字化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忽视了与学生的实际交流。这导致师生互动减少,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降。

4.评价体系不完善: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传统的评价体系已难以满足结构化教学的需求。然而,许多学校仍然沿用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估。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限制了结构化教学的深入实施。

(二)数字化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不足的原因

1.技术应用水平不均:虽然数字化教学已经普及,但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差异。部分教师缺乏数字化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整合和利用数字化资源,从而影响了结构化教学的实施。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和丰富的资源,而另一些地区的学校则面临设备老旧、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限制了结构化教学的普及和发展。

3.教师培训不足: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然而,许多学校缺乏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导致教师难以掌握结构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这影响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使得结构化教学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4.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适应数字化教学和结构化教学的新要求。他们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动学习能力,从而影响了结构化教学的效果。

5.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来保障结构化教学的实施。然而,一些学校的管理机制仍然滞后于数字化教学和结构化教学的发展需求。这导致了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限制了结构化教学的深入实施。

二、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在现在数字化背景下越来越盛行,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处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今,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结构化教学的实施正在进一步落实,教师通常会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框架梳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画思维导图,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关联整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会归纳总结、类比推理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成为当代中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学生更好发展,社会因此更好地进步。课堂内容分清层次,进行板块划分如开始的5分钟可讲解简单的知识点,中间的5到30分钟是学生精力最好的时间,可讲解重点知识,最后的10分钟可进行作业训练,课下预习等内容。用较少时间完成学习,提高学生的效率。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化管理

教学过程的结构化主要蕴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为教材所展示的逻辑结构顺序,第二层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结构[3]。对于第一层可对教学活动进行有序化设计。教学活动有序化是指将教学过程按照科学合理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施。要求教师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重难点安排。对于教材中的简单部分进行讲解,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并适当往重难点部分引用。其后,对重难点部分进行分割,以较重点,重点,难点进行先后的讲解,并理解其中的相关性。力图掰开揉碎的为同学们讲解。有序化设计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第二层,可进行学生学习个性化指导。了解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优势和劣势学科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对于劣势学科要强化基础,老师优化讲解方式,以更易理解的方式讲解课程内容和答题方法,作业布置上以基础题为主。既能强化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信心。对于优势学科,讲解内容要更广更深层次,同时讲解新方法,提倡学生创新自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个性化指导能快速补齐学生短板,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结构化整合

教学资源结构化整合也是当今数字化背景下中小学结构化教学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将各种分散和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与规则进行归纳梳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层次分明的体系,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数字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促使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快速发展。因此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可以系统规范整理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学资源的结构化整合已经成为许多老师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也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掌握更牢,理解更加透彻。中学的政治老师通过从教材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多个路径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整个科目的教学效益。

除了从多个路径出发外,实现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与标准,合理的整合资源以及优化资源储存与管理也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的结构化整合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无疑都是有益的。他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系统性与逻辑性,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优化老师的教学设计,促进师与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年华.浅析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两大问题[J].文教资料,2015,(14):182-183.

[2]杨军秀.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有效使用问题及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席爱勇,吴玉国.指向数学素养生长的三维结构化加工[J].教学与管理,2019,(5):42-44.

[4]彭海英.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J].广西教育,2008,(28):55-56.

(2)自己设计一道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这类作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拓展和提升的空间。

(五)融入数学文化

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可以增加作业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例如,在 “圆周率” 单元,可以介绍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贡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计算一些简单的与圆周率相关的问题,如已知圆的半径为 3 厘米,求圆的周长(保留两位小数),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 “数学广角” 单元,可以介绍古代数学名题,如 “鸡兔同笼” 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多种解法,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类似的数学趣题,体会古代数学智慧。

四、结论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遵循目标性、系统性、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原则,运用深入分析教材学情、明确作业目标、设计多样化作业类型、分层设计作业和融入数学文化等策略,并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式和个性化评价反馈的评价体系,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 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 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七 —— 推理能力(上)[J]. 小学数学教师,2014(7).

[5]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21.

[6] 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

[7] 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 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 —— 华应龙课堂实录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