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肖颖
黑龙江省绥棱县教师进修学校 1522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基础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英语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之外的语言实践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社团活动具有更强的趣味性、灵活性和自主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语言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运用,还涉及交际策略、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在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深入研究其影响和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影响
1.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表达意愿
丰富多样的小学英语社团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英语歌曲演唱组为例,学生们在学唱英文歌曲时,被欢快的旋律所吸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去学习歌词中的单词和句子。这种兴趣驱动使得学生更愿意开口说英语,增强了他们的表达意愿。当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会积极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主动用英语与同伴交流,不再把说英语当作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
2. 提供实践机会,锻炼口语表达
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实践机会。在“英语戏剧社”里,孩子们将经典童话改编成英语短剧并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用英语来塑造角色、表达情感,通过反复的排练和演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从最初的台词背诵到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社团活动中的互动是多元的,学生不仅要与同组演员交流,还要与观众互动,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交际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英语社团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英语故事分享会”上,学生们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会了解到故事所反映的西方文化价值观。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节日庆典等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避免在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素养,使他们在与他人用英语交流时更加得体、自然。
4. 促进团队协作,提升交际策略运用能力
许多社团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如英语戏剧表演时演员与幕后人员的配合。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各种交际策略来协调彼此的工作。他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出现分歧时,还要运用协商、妥协等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学会了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交际策略,提高了语言交际的效果。
三、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1. 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虽然目前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形式多样,但部分社团活动形式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一些社团活动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如单纯的单词背诵比赛、语法讲解等,没有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特色和优势。这种缺乏创新的活动形式难以持续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 师资力量不足
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师资支持,但部分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些社团指导教师并非英语专业出身,他们在英语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英语专业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在社团活动指导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指导,影响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 缺乏系统规划
部分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活动开展随意性较大,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导致活动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提升路径,难以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持续提升。
4. 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评价机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多数社团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为依据,缺乏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升的具体量化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活动内容。
四、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优化策略
1. 丰富活动形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小学英语社团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除了传统的活动外,可以开展英语电影配音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电影片段进行配音,在模仿电影角色语音语调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言节奏的把握能力。还可以组织英语创意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英语创作故事、诗歌等作品,然后在社团内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指导水平
学校应重视小学英语社团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大对英语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指导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在社团活动组织和指导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如英语外教、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等,作为社团的兼职指导教师,为学生带来更地道的英语表达和更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3. 制定系统规划,确保活动连贯性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效果,需要制定系统的规划。在学期初,社团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详细的社团活动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例如,在低年级阶段,可以侧重于开展一些趣味性强、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主的活动,如英语儿歌演唱、简单的英语游戏等;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和深度,开展英语演讲、辩论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 完善评价机制,全面评估学习成果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优化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还要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升的具体量化评估。可以从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跨文化意识、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结论
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实践机会、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促进团队协作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社团活动在形式、师资、规划和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加以改进。在未来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应进一步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展,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其在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川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张荣干. 小学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成绩的影响研究[D].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
[4] 刘道义 . 小学英语教学论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