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保障措施综合应用

作者

蒋崇文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挂榜山林场 湖南祁阳 426100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 ,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 同时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提升生物多样性, 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 ,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 它涉及到植物生理学、土壤科学、水文学、园林技术等多个专业和领域 , 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1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主要植物种植技术

1.1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前的准备技术

园林植物种植前期准备工作意义重大。土壌改良是基础环节,要精准测量土壌的各项参数,如孔隙度、含盐量等,针对贫瘠土壌,可采用深翻、添加微生物菌肥等措施,以优化土壌的通气性与微生物环境,提高其保墒能力和养分含量,为植物根系营造优质的栖息之所。种苗选择与处理同样关键,依据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先挑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本土优良品种,或经驯化表现良好的外来品种,对种苗进行严格筛选,剔除病弱苗,同时运用科学的修剪方法,剪去病枝、枯枝和过长根系,并采用适宜的药剂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增强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长潜力。

1.2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关键技术

种植技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种植穴挖掘时,要充分考虑植物根系的生长特性,对于直根系植物,种植穴应确保足够的深度,以满足根系下扎需求;对于须根系植物,种植穴的宽度要留足,以便根系充分伸展。苗木定植的时机选择应结合植物的物候期和当地气候条件,在气温适宜、土壌湿度适中时进行操作,定植过程中要确保苗木根系与土壌紧密接触,填土时分层压实,避免出现架空现象,同时注意定植的方向,保证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观。种植密度的把控应遵循植物群落的生态学原理,考虑不同植物的空间需求和生态位特征,形成稳定、高效的植物群落结构,既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又保证植物个体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1.3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种植后的精心养护是保障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持久的关键所在。水分管理要依据植物的需水特性和季节变化灵活调整,在干旱季节增加浇水频率和浇水量,采用雾化喷水等方式提高空气湿度,缓解植物的水分胁迫;在雨季则要加强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施肥管理应遵循“薄肥勤施”原则,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壌肥力状况,精准调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采用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肥料的吸收效率,促进植物的茁壮成长。

2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保障措施综合应用

2.1 加强植物的水分调节管理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植物的生长与水分密切相关,若水分过多,则会降低植物根系的含氧量,减轻根系的呼吸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加速植物根系腐烂等。若植物所需水分未曾达到需求,则会减轻植物的光合作用,延缓植物的生长速度,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的呈现效果。所以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与养护管理期间,必须加强对植物水分的管理。从灌溉、排水这两个方面入手,其中灌溉主要是指在降水量较少时,采用人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方式,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需要合理调整灌溉模式、管理方式,依据植物类型、生长特性,选择具体灌溉时间,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排水主要是指通过合理设计防水、排水系统的方式,依据当地雨季的实际降水量,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减少植物根系水分过多的情况发生。

2.2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实际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植物生长特性的观察与监测,及时了解植物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其存在异常现象,需要依据植物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免病虫害进一步扩大,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除此之外,了解当地常见病虫害类型,尽可能选择抗性强、抗逆性强的品种,同时根据当地土壤、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最佳的植物类型,进行种植工作。当然可以通过一些机械性措施,如定期清理枯枝落叶等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物理防治主要包含人工捕捉、手工去除等,这类方式对于环境影响小,但效果显现较慢,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而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各类农药、化学试剂等,这类防治方法效果显著,并且应用范围较广。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操作方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控制好剂的实际数量,以免药物过量对植物、土壤等造成影响,威胁周围环境、人员健康。而长时间使用化学防治方式,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其他有益昆虫产生一定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因此,病虫害防治需要结合生长周期、生活习性等,进行针对性调整,尽可能避免药剂残留,降低环境污染。

2.3 注重苗木养护管理

苗木种植和养护管理是推动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苗木养护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提升策略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生长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效果。首先,加强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在苗木种植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壤测定和改良,保证土壤质量符合苗木生长的需要。同时,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配置苗木的种植位置,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其次,优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在苗木种植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工作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此外,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采取适时和适量的浇水、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养护。再者,加强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苗木生长监测系统,定期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同时,接受用户和园林专家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养护质量和效果。

2.4 注重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的培养

首先,对于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其掌握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基本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苗木的采购挑选、栽植技术、养护管理要点等方面,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可建立完善的实习培训机制,通过给予技术人员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其锻炼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际操作的理解与把握,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的优劣与项自的可持续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园林绿化施工部门应更加注重植物选择的科学性、栽植方式的规范化和后期养护的精细化。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和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绿化效果并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王 梅 松 . 园 林 绿 化 施 工 中 的 反 季 节 种 植 要 点 [J]. 现 代 园艺 ,2020,43(14):177-178.

[2] 万峥嵘 .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栽培养护技术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164-165.

[3] 赵定品 . 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J]. 农家科技 ,2011(04):50.

[4] 李剑芳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J]. 广东蚕业,2022,56(6):23-25.

作者简介:蒋崇文(1970—)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参与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