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

作者

金鹏帅

扎兰屯职业学院 162650

引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医学人才的临床诊断、疾病分析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实验教学虽然有助于基础技能的训练,但受限于实验资源、操作风险和课程安排等客观条件,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和探究式学习的需求。虚拟仿真实验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三维建模、交互模拟、实时反馈等方式,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如何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医学素养,成为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系统分析其教学成效与改进方向,旨在推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虚拟仿真实验是以计算机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和交互式操作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 教育”和智慧教室建设的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已配备专用虚拟仿真平台和相关教学资源,将其作为理论课程和传统实验的重要补充。虚拟仿真实验涵盖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模型分析、典型病例仿真、疾病机制演示等内容,能够高度还原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的真实过程,弥补了传统实验中样本不足、操作难度大、实验风险高等问题。

二、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虚拟仿真实验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带来诸多显著优势。首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虚拟平台可模拟复杂或危险实验过程,避免了学生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损伤和实验材料浪费,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环境中反复操作、反思和改进。其次,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虚拟实验无需消耗昂贵的组织样本和试剂,解决了传统实验资源受限、难以满足大规模教学需求的问题。再次,促进了知识的可视化和深度理解。通过三维动画、动态演示和交互模拟,复杂的病理结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生理机制能够直观展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图景,提升空间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实施模式

当前,虚拟仿真实验主要以三种模式融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第一,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环节,结合课堂讲授,将虚拟实验内容穿插于知识点讲解后,通过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疾病发生、病理机制等关键内容的理解。第二,作为独立实验课程,通过专门的仿真平台或智慧教室,让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自主完成虚拟实验项目,进行病例分析、结构观察和实验总结,实现理论与操作能力的协同提升。第三,与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虚拟实验,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问题讨论与案例剖析,课后通过虚拟平台巩固技能、反思学习过程。

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效果评价

从教学实践来看,虚拟仿真实验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效果显著。首先,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平台自主反复练习,加深了对复杂结构和病理过程的认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虚拟仿真实验的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实验内容更具直观性和操作性。其次,虚拟实验有效提高了操作技能与分析能力。学生可在仿真环境中不断尝试、纠错、总结经验,操作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成绩分析表明,虚拟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异常结构识别、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成绩优于传统实验组。再者,虚拟仿真实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五、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应用的优化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建议从平台建设、内容开发、师资培训、学习评价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优化。首先,完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功能,加强三维建模、交互设计、自动评价、过程追踪等技术创新,提高实验的真实性、操作性与趣味性。内容开发方面,应结合最新临床案例和学科前沿,持续丰富虚拟实验类型,提升案例多样性和实验难度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虚拟仿真教学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对虚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综合能力。

结论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操作技能、促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虚拟仿真实验将在医学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应持续完善平台功能,丰富实验内容,强化师资培训,创新学习评价,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个性化发展,为医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王丽, 赵强.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与成效分析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2022, 36(2): 88-93.

[2] 李明, 张斌. 病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 2023, 27(4): 51-56.

[3] 陈燕, 李磊. 虚拟仿真实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 2023, 25(6): 104-110.

作者简介

金鹏帅,女,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人,邮编:162650,单位:扎兰屯职业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