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践型课堂环境创设与学生参与度提升研究
高盛泳
福建省安溪县恒兴中学 352400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型课堂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为实践型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当前初中物理实践型课堂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如何创设良好的实践型课堂环境并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型课堂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符合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学科诸多概念与规律皆源于实验及实践总结。实践型课堂可让学生亲身参与操作,于实践中观察现象、剖析问题、归纳规律,进而更优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像学习“摩擦力”,学生经亲手做摩擦实验,能真切感知其存在与影响因素,深化对概念认知。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型课堂意义非凡,它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场,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孵化地。在实践里,学生要细致观察现象、精准记录并分析数据以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操作能锻炼其观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物理课堂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内容易显枯燥,易使学生兴趣缺缺。实践型课堂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促其主动投入学习。学生靠自身努力实验成功时,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增强学物理的信心动力。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践型课堂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不足
实践型课堂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作为支撑。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此外,实验器材的更新换代不及时,一些新的实验项目无法开展,影响了实践型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理念偏差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认为课堂教学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环节只是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包办代替,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机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分组实验较少。在演示实验中,学生只能被动地观察,无法亲自参与实验操作,难以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此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步骤,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在实践型课堂中的表现评价较少。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实践过程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良好实践型课堂环境的策略
(一)优化硬件配置
学校应加大对物理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和器材,确保实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要合理安排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模拟实验,弥补实验设备和场地的不足。
(二)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实践型课堂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探究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在实践型课堂中的表现。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1]。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钢铁制成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但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或探究任务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物理科技小制作、物理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课外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结论
初中物理实践型课堂环境创设和学生参与度提升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优质的实践型课堂环境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供优质条件,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度;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又反向推动课堂环境优化。以沪科版教材教学为例,教师要重视实践型课堂,针对现存问题,运用恰当策略打造良好环境,提升学生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晓丽 .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路径分析 [J]. 华夏教师 , 2022, (02): 24- 25.
[2] 白华国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J]. 求学 ,2021, (39): 57- 58.
[3] 陈真 .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路径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1, (67): 10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