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题链推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

作者

贺梦君

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 361000

【摘要】高阶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问题链设计是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结构化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到创新应用,逐步发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问题链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效果,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链;高阶思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一、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英语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强调思维品质的培养。高阶思维的养成需依托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链,通过问题的递进性推动学生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问题链,推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问题链与高阶思维的关系

问题链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载体,其设计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优质的问题链应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其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迁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认知冲突​​。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其深入思考。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时,可以设计问题如“你认为经济发展与动物保护是否可以兼顾?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其深入思考。

2.引导批判性思考​​: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论点的合理性。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时,可以设计问题如"你认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评估科技发展的利弊。

3.促进知识建构与迁移​​:设计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情境,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例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后,可以设计问题如"如果你是市长,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本地的环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问题链设计原则​​

3.1目标导向性原则

问题链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保每个问题都服务于特定的思维培养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通常包括语言能力目标和思维能力目标。语言能力目标主要关注学生对词汇、语法、语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思维能力目标则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如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问题链设计应将语言能力目标与思维能力目标有机结合,通过问题的设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3.2层次递进性原则

问题链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形成"基础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创造问题"的递进结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从简单的信息提取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3.3情境真实性原则

问题设计应嵌入真实情境,增强问题的现实意义和学生的参与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真实性原则要求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4开放性与引导性平衡原则

问题设计应保持适度开放性,鼓励多元思考,同时通过适当的引导语帮助学生聚焦思考方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过于开放的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思维过于分散,难以聚焦。因此,问题设计应在开放性与引导性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适当的引导语帮助学生聚焦思考方向,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问题链实施策略​​

4.1预学阶段的问题链设计

在阅读前,通过问题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预学阶段的问题链设计应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教授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前,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

①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 you know in our city?(激活已有知识​​)

②Why do you think these problems are getting worse? (引发认知冲突​​)

③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建立阅读期待)

4.2阅读阶段的问题链设计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分析信息间的逻辑关系。阅读阶段的问题链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关于濒危动物保护的课文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

①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表层理解​​)

②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Thai culture’s relationship with elephants? (深层分析​​)

③What can we infer about human behavior from the statistics provided? (推理判断​​)

④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view on tourism? Why or why not? (评价质疑​​)

4.3读后阶段的问题链设计

阅读后,通过问题链促进知识迁移和创新应用。读后阶段的问题链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情境,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例如,在教授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

①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protecting endangered species from this text?(归纳总结​​)

②Which part of the article is most convincing? Why? (批判反思​​)

③If you were to design a conservation program for South China Tigers, what would you include? (创新应用​​)

④How does the situation in Thailand compare with that of endangered animals in China? (跨文化比较​​)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问题链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结构化的问题链能够有效推动学生从信息获取到分析评价再到创新应用,逐步发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分析,验证了问题链设计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王健.2020.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