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陶亮
中咨环北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626099
摘要
本论文围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构建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构建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性,结合 PDCA 循环、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从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技术手段等多方面提出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PDCA 循环;全面质量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多。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工程结构安全隐患、施工工艺不达标、材料质量不合格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随意简化施工流程,减少质量控制环节。同时,一些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足,缺乏对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的了解,在施工操作中不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二)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质量责任制度不明确,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准确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质量检验制度不健全,检验流程不规范,检验标准不统一,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个工种和专业,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然而,当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技术水平较低,无法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此外,一些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难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施工过程控制不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采购、检验、使用,以及施工工序的衔接、施工工艺的执行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控制。例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在施工工序控制方面,存在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就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现象,导致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能够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从原材料的采购、施工工艺的执行到工程竣工验收,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从而有效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使用环境。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优质的工程质量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口碑,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项目。同时,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可以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维修等费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能够推动建筑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促进建筑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动建筑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同时,在项目部设立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此外,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格局。
(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
1.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工程质量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完善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检验制度,规范检验流程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工序,坚决不予使用和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健全质量追溯制度: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原因,明确责任主体。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1.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方式,使管理人员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原材料进场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同时,建立原材料进场台账,对原材料的来源、规格、数量、检验结果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2.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流程,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督和检查,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重点监控。
(五)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施工数据和质量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工程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环节。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及运用 PDCA 循环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新有,刘滨,臧振华.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5,7(3):74-76.
[2]柯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C]//2024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3.
[3]张世有.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25(1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