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分析

作者

牛大维

21138219880323241X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概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环节,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概预算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对造价的具体影响,系统梳理概预算编制质量欠佳、造价控制机制不完善、外部环境波动等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构建动态造价控制体系、强化各阶段协同沟通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策略,旨在为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影响分析;控制策略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建筑工程概预算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项目从决策到竣工的全过程,其编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估算、成本控制、经济效益评估等重要环节。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分析

1.1 项目决策阶段的影响

项目决策阶段是建筑工程的起点,概预算在此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准确的概预算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经济分析数据,帮助其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与投资回报率。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决策时,通过详细的概预算编制,对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预期收益进行全面测算,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达到 10%,满足投资要求,从而推动项目顺利立项。

1.2 设计阶段的影响

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主要出现在项目在设计阶段这一时期,设计阶段是把项目的思想转变成方案的实施,也就是具体方案的实现阶段。因此概算对造价影响主要在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的选择,就是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概预算对设计方案的控制。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基于概预算,按照概预算控制设计标准、设计材质等。

1.3 招投标阶段的影响

概预算为招投标阶段的报价标准,亦是确定招标控制价、影响投标单位报价策略的基本依据。招标控制价需以概预算为依据、准确确定工程量、套用定额并充分考虑市场价格信息编制,对施工项目合理、公正的招标控制价是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够避免恶意提高标价的情况。投标企业应根据概预算准确地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基于对本行业、本企业竞争力的市场环境的充分了解、分析,并结合自己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来制定出合理、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投标报价策略。1.4对施工阶段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实际实施阶段,概预算是在该项活动过程中实现成本控制的基础,施工单位可根据概算预算将其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中,对实际成本进行控制,明确成本与预算的成本差异,及时实施纠偏行动。

1.5 竣工结算阶段的影响

工程完工后,编制竣工结算时,是以概预算作为工程最终造价的依据。结算中以概预算为基础,将工程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工程变(洽)商、材料价差等逐一核定,并且正确的概预算能够确保工程结算的公平与准确,从而避免项目建成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因工程造价问题而导致的纠纷问题,为施工企业项目效益评估提供依据,为项目后续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影响造价存在的问题

2.1 概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编制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也占据主因的组成部分。某些编制人员对相关定额以及计价标准不熟透,实施工程量计算、各项费用的计取时很容易失误。有些建筑工程企业某年中编制人员不熟悉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量计取,形成的概预算的误差达到15%以上。编制人员还存在投机取巧的问题,为响应委托方的一些不合理需求,在编制时胡乱改动预算,在概预算中出现虚假、失真的问题。编制依据、资料不全的现象也很常见。相关基础资料不全,忽视了本地建筑材料价格浮动幅度、地质地质条件不同等问题,概预算脱离实际造价。

2.2 造价控制过程中的问题

在目前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大多情况是在造价管控环节缺少一种动态管理的过程,大多是停留在静态的管理和控制,不能应对在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材料价格变化、设计变更、不可抗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项目各阶段中没有协调和同步的信息传递给彼此,项目各方面不能协同一致,也因如此,造价控制出现了问题。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的变更信息不能有效及时地向施工和造价部门进行传递,进而也就使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频频的返工和追加工程成本,从而影响了项目本身的整体造价。

2.3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市场价格变化对于概预算和控制工程造价产生较强的冲击,因为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存在很大的波幅,因材料品种不同,受供求关系及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常见的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是水泥、钢材、木材等;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工程造价。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建筑企业为保障符合相关的扬尘、废弃物等治理增加了部分的投入费用,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开支,税收、劳动法规政策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的影响到工程造价。

三、建筑工程造价基于概预算的控制策略

3.1 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

企业要重视编制队伍的建设,经常组织编制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定额标准解读、计价规范应用、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新型建筑技术等,另外还可以邀请业内的专家讲解一些案例,与编制人员交流经验心得。健全编制依据及资料的管理,编制人员要制定收集基础数据的制度,督促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市场等进行调研工作,做到基础数据确实可靠。规范设计变更制度,有详细的变更设计台账,编制人对概预算进行及时的更新。

3.2 构建动态造价控制体系

对于建立动态造价控制体系而言,推进信息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实施管理。BIM模型可以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的有关数据实现联动,对项目成本实施实时反映,使对项目成本动态变化的情况进行掌握,易于发现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中出现偏差和问题,及时纠正。应用专业造价管理软件,对工程施工量的计算实现自动完成,材料价格也可以进行动态变化,费用自动汇总,推进造价控制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3.3 强化各阶段协同与沟通

形成横向协同效应。打破设计、施工、造价、采购等条线间的界限,组建项目联合组,召开日常会议,共享项目信息,协同造价管控工作。在项目设计阶段,对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策划阶段就开展工作,与设计人员协同设计方案优化,以达到设计方案功能实用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效果。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应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共享、传递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进展、材料造价等信息,减少信息滞后传递等造成造价失控的情况。

结语

建筑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其编制质量和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当前概预算编制和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需从提升编制质量、构建动态控制体系、强化协同沟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吕云霞.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智能城市,2020,6(07):119-120.

[2]王宇翔.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分析[J].居舍,20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