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刘平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尚融小学校402260
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视域出发,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面临困境。现阶段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模式僵化以及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针对此现状,提出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问题情境创设与思维能力培养;与此同时优化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多元评价与精准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模式重构与评价机制革新,期望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转型,培养具备数学核心素养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伴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目标。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基础期,正需要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究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期望能够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为推动教学革新提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教学观念方面不少教师仍停留于知识传授层面,忽视数学思维培养及能力建构,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课堂实践中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与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合作交流机会有限;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与开放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而且大班额教学限制了个性化指导实施,教师难以关注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
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部分地区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足,对数学学科本质理解不深跨学科整合意识薄弱,难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现象普遍,学生无法感受数学价值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导,过分强调结果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而且教师反馈方式简单粗放,缺乏针对性指导,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提升。这些问题共同制约着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亟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二、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模式需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突破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局限。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究价值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欲望。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数学思维培养,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完整思维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应强调知识结构化,注重概念间联系促进知识迁移运用;教学方法应多样化,灵活运用探究式、合作式以及体验式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组织形式上合理安排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环节,促进思想碰撞实现认知共建;而信息技术应用要服务教学目标,通过直观呈现抽象概念辅助理解复杂问题,拓展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校园购物节情境,让学生实际体验质量单位转换应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物品包装袋,观察质量标识建立初步量感;课堂伊始展示各种物品图片,请学生猜测质量并分类引发对质量单位认识必要性思考。教学中巧用估测—实测—比较策略,让学生先估计物品质量再用天平实际测量,通过比较培养质量估测能力;还要组织超市购物活动,学生分组扮演顾客与售货员模拟购买水果、蔬菜等物品,经历称重、计算、找零全过程体验质量单位应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单位间关系,通过操作活动发现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的转换规律。还要设计层次性问题,从简单直观转换到复合应用问题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组织质量单位转换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课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进家庭、超市调查物品质量标识,制作质量单位知识库,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这一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活动体验、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评价反馈机制
优化核心素养基础评价反馈机制需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建立多维立体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涵盖数学知识理解、思维品质等维度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评价时机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诊断评价、课中形成性评价与课后总结性评价形成闭环反馈链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结合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拓展评价视角。而评价工具应多样化,运用观察记录、作业分析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评价标准应分层设计考虑不同学生起点,关注个体进步。反馈方式应具体明确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提供可执行改进建议;反馈内容不只是指出问题所在,更要揭示思维过程缺陷引导学生反思。评价结果应用方面教师应当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据此调整学习方法,家长能够有针对性辅导,实现多方协同。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层次性评价体系呈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貌。课前通过小数乘法知识地图绘制,诊断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了解认知基础;课堂中运用思维可视化策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展示解题思路,教师通过观察评估学生思维逻辑性与创新性。教师应当组织计算策略擂台赛,学生分享不同计算方法,同伴互评最佳策略促进多元思维碰撞;设计开放性问题设计购物清单使总价为某一特定金额,从问题理解、模型建立等维度评价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建立错题智慧库,学生将错题分类整理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反思能力;构建数字化评价平台,学生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批改,生成知识掌握热力图精准推送针对性练习。教师还应当定期开展学习成长分享会,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与进步历程,教师、同学与家长共同评价形成多元反馈。课后布置应用性作业超市购物计划,学生需应用小数乘法知识制定购物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方案可行性评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结论:探究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发现核心素养培养面临诸多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模式与优化评价反馈机制两大策略。前者强调情境创设、问题设计等教学要素变革;后者注重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与精准反馈机制完善。这些策略实施有助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未来探究应当进一步探索不同年级段具体实施路径,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加精准指导。
参考文献
[1] 韩 珂.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前卫, 2024(20):0081-0083.
[2] 杨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 2019(36):2.
[3] 吴俊晓.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 2023(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