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分析
刘帆
130682198701230013
摘要: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成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该技术凭借数据整合、智能决策等优势,在项目规划、施工及运维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能优化资源配置、实时监控施工进程、保障工程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行。本文对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深入分析,为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发展、突破应用瓶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挑战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浪潮席卷建筑行业,深刻改变着工程管理的模式与效率。在建筑工程领域,传统管理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项目复杂性、高效性的需求,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行业焦点。并为推动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深度应用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一、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概述
1.1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概念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是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智能感知、分析决策与协同管理的新型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设备,实时采集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数据,并利用算法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实现施工流程的自动化管控、风险预警及资源优化配置。
1.2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相比,该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具有一下优点。第一,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数据的采集以及相关的数据的分析作用,能够代替相关人员进行不必要的劳动,如此一来就能够缩减信息的传递过程,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当前工程项目的发展状况,从而分析出当前阶段的管理决策。第二,基于相关工程材料所消耗的数量、相关的机械设备所使用的频率等数据的测量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浪费现象,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有效的控制工程在建筑施工之后的经营成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较为困难的施工工艺质量进行实时的质量检测,发现当前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缺陷。
二、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分析
2.1 项目规划阶段
在项目的初期进行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帮助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包括通过一些科学的理论技术让工程项目更加安全,也可以通过GIS、建筑信息模型等系统将工程实际所处的自然环境、所涉及的建筑物、相关道路等信息和数据汇集到一起,便于相关规划者了解当前地块的适用情况和设施设计等,可以利用三维显示技术使其形象生动地模拟出来,以便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一些相关的规划和设计。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通过对以往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成本预算变动风险、合同工期风险等,以此确定合理的大数据预算以及工期进度计划,提高项目规划的合理性。
2.2施工环节。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期间是工程管理智能化技术发挥最主要作用的环节。通过BIM5D技术将三维模型与时间及成本进行融合,实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人员能够通过BIM5D平台对工程实际施工的进度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监控,比较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施工进度之间的差异,进而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落后的环节并调整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通过将物联网(IoT)技术进行应用,使工程施工建设所需的相关设备、材料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及时监控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体征状况和工作状态,从而能够充分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无人机的巡航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施工现场地形地貌以及现场建筑物实体的数据,及时了解施工建设中存在的偏差内容并进行纠正,实现施工建设的质检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2.3项目运维阶段。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项目运维阶段为建筑的可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服务,采用物联网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建筑室内外设备状况、机电设备、建筑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水系统及环境等的数据的采集和监测,搭建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一旦设备处于异常运行状态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平台进行报警,基于故障历史数据和故障知识库,给出故障诊断分析结果及解决方案,并提供设备预防性维护服务,实现对设备的维护服务,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运维成本,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建筑的能耗数据,分析建筑的能耗状况,并实现节能的优化运行。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
3.1 技术层面的挑战
技术方面,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还存在多方面难点。数据安全保障和保密挑战多。建筑工程管理会形成大量数据,包括建筑工程图纸数据、作业进展情况数据、工作人员个人信息等涉密数据,智能化系统都是通过网络传递和在云端存储,极容易遭受黑客入侵、系统漏洞利用,出现数据泄露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企业的利益且容易产生矛盾,甚至会触犯法律,给企业造成不良的舆论形象。智能化技术相互之间兼容难度大。智能化工程管理工程的技术主要包括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智能化技术,而且在不同的技术模块往往会是不同企业提供服务,技术标准和接口协议各不相同,使得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互困难,系统内的各个模块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工作的目标,导致智能化管理效率下降。人工智能决策的算法具有局限性。
3.2 管理层面的挑战
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影响着建筑工程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推广。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的变革难度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由上至下,一层套着一层,审批决策链条较长,而智能化管理更多以数据为导向,强调各部门的联动,往往要求组织扁平化,更加柔性化。这就需要人们职能的重新划分,职权的重新调整,内部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阻力,部分建筑管理人员抗拒新管理理念、新管理技术,不愿适应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不利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落实。管理人才匮乏。
3.3 法律与标准层面的挑战
完善配套相关法律与标准是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配套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智能化工程管理涉及到数据的所有权、权利划分、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明确规范。智能化系统出现决策错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相关责权界限模糊。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没有统一技术标准与规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智能系统的建设方式、数据格式及接口标准不一,造成信息难以共享,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和推广应用。
结语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注入全新活力,在各环节展现显著效能,但应用中的多重挑战不容忽视。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数据安全与系统兼容难题,完善管理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更新。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充分释放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潜力,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高效化、精细化与可持续化发展,助力建筑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詹培军.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分析与运用[J].居舍,2021,(27):87-88+92.
[2]顾惠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