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排水系统中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李东娟

长垣市城镇自来水有限公司 河南省453400

摘要 城市排水系统在面临极端降水事件时常常会出现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合流制排水系统将雨水与污水通过同一管网进行排放,然而在暴雨或大雨期间,由于雨水流量远大于污水流量,导致系统的排水能力超负荷,造成溢流现象。这些合流制溢流不仅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也威胁到公共健康和城市的生态环境。为此,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成为了现代城市排水管理中的关键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分析了目前城市排水系统中合流制溢流的现状,随后重点讨论了几种主要的控制策略,如溢流存储、溢流拦截、雨水滞留和调蓄池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控制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估,本文总结了适用于不同城市环境的溢流污染控制方案。最后,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实施效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采用科学的控制策略,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发生,为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雨水管理、污染控制、城市水务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降水量大、暴雨频发的城市,传统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排水需求,导致了大量的合流制溢流现象。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将雨水与污水通过同一管网进行处理和排放,避免了为雨水单独设置排水管道的高昂成本。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逐渐趋于饱和,尤其是在暴雨或连续大雨的情况下,合流制系统往往无法承载大雨引发的水流,造成系统的溢流。这些溢流不仅含有大量的污水,还可能包含有害化学物质、病原微生物等,严重污染城市水体,影响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

一、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

合流制溢流污染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尤其是在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承载大量的雨水和污水,导致管道水位升高,超过系统的容量上限,从而发生溢流现象。在合流制系统中,污水和雨水通过同一管网排放,当雨水流量远大于污水流量时,系统的排水能力就会超负荷,溢流的水会直接流入城市的河流、湖泊和其他水体。

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其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溢流水中不仅包含未经处理的污水,还可能携带大量有害物质,如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油类、化学污染物等。溢流水的排放直接污染城市的水体,影响水质,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并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酸化等问题。此外,溢流水还可能污染城市的土壤和空气,对城市环境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长期积累的合流制溢流污染,会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尤其是对饮用水源造成严重威胁。

二、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策略

针对合流制溢流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溢流存储、溢流拦截、雨水滞留、调蓄池建设等方法,旨在通过对雨水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减少溢流水的产生,从源头上降低污染风险。

溢流存储技术是指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设置储水设施,尤其是在暴雨期间,当排水系统的容量达到极限时,通过储存雨水,避免污水溢流到环境中。储水设施包括雨水调蓄池、沉淀池、蓄水池等,这些设施能够暂时存储雨水,在雨水量减少后再进行处理和排放。调蓄池不仅能够缓解排水压力,还能通过蓄水提供城市灌溉、清洁等非饮用水需求,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溢流拦截技术是通过在排水管网的关键节点设置拦截装置,直接将暴雨期间的污水和雨水分流,并将其引导到备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或雨水收集系统中。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水体的污染,降低溢流水的风险。通过改进排水系统的管网结构,设置合适的拦截装置,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降水带来的排水问题。

雨水滞留和利用系统则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通过这些设施,雨水能够在地面上被有效滞留和储存,减少流入排水管网的雨水量,从而降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负荷。雨水滞留系统不仅能减少溢流,还能实现雨水的再利用,为城市绿化、景观灌溉等提供水源。

三、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有效的技术可以用于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不少技术难点和挑战。首先,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方案往往需要高投入,尤其是对于已经建成的老旧城市排水系统,改造难度较大,资金投入较为昂贵。此外,雨水滞留和存储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土地稀缺的城市,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空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管理效率仍然面临一定挑战。即便在排水系统中设置了调蓄池、溢流拦截装置等设备,如何实时调度和监控这些设施,确保其在暴雨期间高效运行,仍需要依赖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传统的排水系统往往缺乏智能化控制和实时数据反馈,导致排水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响应速度较慢。

最后,尽管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排水系统优化,但这种理念的推广仍面临诸多困难。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和城市结构差异较大,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设计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排水效能,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智能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策略将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未来,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排水管理系统有望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过实时监测雨水、排水管网和水质数据,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自动调整调蓄池的蓄水量和溢流拦截装置的运行状态,确保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下高效运作。

此外,海绵城市理念将成为未来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通过更广泛地应用雨水滞留、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设施,结合传统排水管网,城市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的雨水管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手段的应用,更将融入到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城市排水系统中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成因、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合流制溢流污染是当前城市排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采用科学的溢流污染控制策略,对于保护城市水体、改善水质和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管理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城市可以有效减轻溢流污染的风险,提升排水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控制将更加高效,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峰,谭学军,吕永鹏.城市排水系统“碳中和”路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1):16-21+355.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4.11.005.

[2]中国水协城市排水分会换届会暨排水系统提质增效论坛在京成功举办[J].城镇供水,2024,(05):3.

[3]黎扬,徐皛,龙双好,等.城镇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实践与探讨——以贵阳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4,30(09):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