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签证变更全过程造价偏差动态预警机制构建

作者

李静

河北诚华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安市 05630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极为关键的领域,有着投资规模庞大、建设周期漫长、工程签证及变更情况多见的特点,由此致使造价偏差问题显著暴露,而以往传统管理模式在满足动态管控要求上存在一定难度,故而建立可实现全过程造价偏差动态预警的机制显得极为必要,本文主要围绕该机制构建展开探讨,旨在为水利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提供创新想法与解决办法。

一、构建动态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

1.1 工程签证与变更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工程签证与变更管理属于水利工程造价把控里相当关键的一部分,重点在于规整工程建设进程里合同以外相关事项的认定及作业内容的变动。施工阶段发包和承包双方针对责任相关事件,达成的书面凭证即工程签证,从实质意义来讲,它是对合同约定范围之外实际开展工作的补充认定,包含施工环境突然变化、技术方案调整等多种状况,具有及时性及难以预先知晓的特点。而围绕合同之内工作内容更改、增添或去除的是工程变更,依照发起主体及变更缘由,可体系性地归为:由设计优化推动的设计变更、因施工条件受限引发的施工变更,以及由于政策法规调整导致的其他变更。

1.2 水利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关键环节

水利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旨在实现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有力掌控,推动投资效益最大化,运用具系统性、动态性特点的管理模式促使该目标达成。项目决策阶段需融合区域发展规划与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来精准界定项目规模及投资预算数额,以为后续造价管控确立基准。设计阶段作为造价控制关键构成部分着重突出运用价值工程与限额设计等方式,在保证工程具备相应功能基本条件下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把控造价。

二、基于全过程管理的造价偏差动态预警机制实践策略

2.1 明确变更签证控制界限,优化设计阶段源头治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清晰明确变更签证的控制界限,是达成造价精确管控目标的根本前提,需依据工程规模大小、投资预算数量、行业设定标准,拟定具差异化特征的变更签证触发临界值,如小型水利项目可设定单项变更金额不高于合同总价 2% ,还累计变更金额不超过 5% 的限制条件,大型项目要求则更严苛,单项变更超合同总价 1% 或累计超 3% ,即需即刻启动专项审批工作,借助此种量化标准方式可切实有效防止随意变更情况发生。

2.2 构建分阶段审核闭环,强化签证数据实时归集与校核

保障签证变更符合规定的重点,在于建立涵盖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各阶段,全流程审核的封闭体系,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方案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变更风险,并分析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施工进程阶段应搭建“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核查、造价咨询单位核算、业主单位审批”的四级审核模式,以明确各环节审核时间界限与相应职责,比如要求监理单位收到签证申请后,须在 3 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实工作,而且造价咨询单位要在2 个工作日内提供费用核算报告。

2.3 完善合同文件结构,设置清晰的变更管理条款与追溯机制

完备的合同文件作为对变更管理予以规范的法律层面依据,在合同编制阶段需将变更管理相关条款细致化处理,清楚阐明变更启动条件、审批权限、费用调整办法、争议解决方式。

比如规定设计变更时须原设计单位给出书面变更通知,遇重大变更(超出合同总价款的 5% )应组织专家论证,变更费用计算遵循“有合同适用单价依合同执行,无适用单价参照类似项目组价”原则,同时构建全流程追溯体系,对变更申请、审批文件、现场签证单、会议纪要等各类资料编号整理归档,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分布式存储及加密管理。

2.4 建立基于历史数据与 AI 算法的动态成本预测模型

搭建动态成本预测模型,需融合多种来源的数据资源,先搜集类似水利工程的签证变更相关数据、造价信息、施工条件、政策法规等过往资料,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探寻不同因素间联系,比如经分析可知处于汛期施工的河道整治工程因受洪水影响,其施工方案变更几率比正常时段高 30% 。

而且变更费用与洪水等级呈正向关联,在此情形下引入深度学习相关算法(如 LSTM、GRU)构建预测模型,以工程进展情况、材料价格起伏波动、天气变化情况等实时数据,为输入变量对未来某时间段内签证变更可能性及对造价影响进行动态预估,一旦预测偏差超出预先设定阈值(如 5% ),系统便自动生成预警报告,并给出提前储备应急材料、优化施工计划等风险应对建议,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2.5 推行数字化平台集成,统一签证、计量与造价数据流转

数字化平台集成起着对达成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技术支撑性作用,借由构建含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BIM 模型管理等,各类功能板块的综合性平台来消除签证、计量和造价数据间存在的流通阻碍,施工单位在该平台提交签证申请时会自动与 BIM 模型里相对应构件建立关联,以达成工程量以三维可视化形式进行计量,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造价模块依据合同相关条款,及市场价格信息自动生成变更费用详细清单,此平台能支持从多维度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可依照时间、标段、变更类型等不同维度,生成造价偏差分析报告以直观呈现造价变化走向,除此之外还可借助与政府造价信息平台及材料,供应商数据库对接实时得到最新价格消息,保证造价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从而为动态预警机制给予可靠的数据保障。

结语

本文构建的水利工程签证变更全过程造价偏差动态预警机制,通过理论剖析与实践策略设计,为造价管控提供了系统性方案。该机制有效整合多阶段管理要素,增强了造价风险防控能力。未来,可结合新技术发展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智能化与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相明 , 李云晶 , 曹锋 . 浅谈水利工程实施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J]. 江苏水利 , 2009(10):2.

[2] 蔡小超 . 工程变更签证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J]. 河南建材 ,2010(1):2.

[3] 蓝江胜 . 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签证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J]. 魅力中国 ,2021(47):019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