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许莹莹
南京鼓楼医院 生殖医学科
复发性流产患者因多次妊娠失败常伴随显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实施更易加剧其心理压力 。要知道不良心理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着床,进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2]。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已在多种疾病护理中证实有效,但在复发性流产行 ART 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仍旧有待商榷 [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 2023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 2023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按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告知促排卵药物、孕激素等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醒按时复诊监测激素水平与卵泡发育。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检查目的与注意事项。术后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进行基础健康宣教,讲解辅助生殖技术的基本流程与常见注意事项,发放图文资料供患者了解。日常护理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
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即:1、开展个性化心理评估以及心理疏导:通过问卷和深度交谈,精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压力源及应对方式。针对因多次流产产生自我否定情绪的患者,采用倾听、共情等方式引导其倾诉痛苦,帮助她们正视过往经历,减少自责与恐惧。2、知识科普与预期管理:借助图文手册、视频讲座等形式,系统讲解辅助生殖技术流程、复发性流产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帮助患者了解每个治疗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因知识匮乏导致的焦虑。详细说明促排卵药物的作用和常见反应,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清晰认知,合理管理预期。3、构建支持性人际环境:鼓励家属给予情感陪伴与生活照顾,引导家属理解患者情绪波动,避免言语施压。同时组织患者交流会,邀请成功案例分享经验,使患者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情感共鸣与积极暗示,增强治疗信心。4、放松训练与情绪调节指导:教授患者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指导其在治疗关键节点通过练习缓解紧张情绪。让患者每天睡前进行15 分钟正念冥想,专注当下感受,减轻心理负担。5、阶段性跟踪与持续关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在促排卵、取卵、移植等关键阶段主动跟进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解答疑问并给予鼓励。移植后耐心安抚等待期的焦虑情绪,以温和言语缓解其紧张心理,陪伴患者度过治疗全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6.0 分析,采用 t/X2 值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 96.00% (48/50),对照组为 82.00% (41/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 )

3 讨论
对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而言,心理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其突破了传统护理仅聚焦生理干预的局限,常规护理往往侧重治疗流程指导、生理指标监测及基础健康宣教,但难以深入化解患者因多次妊娠失败积累的心理创伤 [4-5]。而心理护理通过个性化心理评估,能精准识别患者的压力源,并通过认知疏导帮助其纠正“流产是自身过错”的错误认知,减少自责情绪对心理状态的持续消耗;借助系统的知识科普,可消除患者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未知恐惧,让其以更理性的心态配合治疗,避免因焦虑导致的治疗依从性下降[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 96.00% ,对照组为82.00%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主要得益于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打破了常规护理中“流水线式”的健康宣教模式,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护理”转变为“主动倾诉与信任”,进而对护理服务产生情感认同。因此,我们认为,在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理性认知,减少因过度担忧导致的反复咨询。当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清晰掌控感时,会更认可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与细致度。并且及时的心理干预能减少其被抛弃感,进而对护理团队产生更强的信任与依赖,最终转化为对整体护理服务的高度满意。
综上所述,实施心理护理在复发性流产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中,患者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也随之下降,心理状态更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韧性,使其在面对治疗中的不确定性时,更易保持积极心态,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于自身状态的认知,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丹妮, 胡双, 蒲丛珊, 等. 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妇心理症状群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启示 [J]. 中华护理杂志 , 2025, 60 (10): 1209-1216.
[2] 林巧樱, 周佳玲, 陈丽萍, 等. 强化心理护理对再次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24, 21 (09): 1406-1411.
[3] 李想, 白桦, 刘柯显, 等.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在改善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 RSA 患者情绪中的作用 [J]. 婚育与健康 , 2024, 30 (10): 1-3.
[4] 宁一鹤, 樊丽, 张翠翠, 等.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治疗患者焦虑与预后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24, 51 (02): 639-642.
[5] 李想, 窦姗姗, 杨恒, 等.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患者中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J]. 黑龙江医学 , 2024, 48 (07): 869-871.
[6] 赵静 , 凌秀凤 , 张蓉艳 , 等 .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结合家属参与护理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3, 20(28): 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