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国各地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书评

作者

朱莉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统计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是由西南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栋领衔的研究团队的集体研究成果,也是任栋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批准号:16ZDA010)的免于鉴定的结项成果。

事实上,早在 1990 年,由于认识到 GDP 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准确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 1990 年开始,每年都发布了联合国各成员的人类发展指数, 该指数现已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 并在国际对比分析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国各地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按照UNDP 指定方法的测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人类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1990—2018 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由 1990 年的 0.485 增至 0.771,28 年间升幅达 58.97% ,成为了同时期世界各国中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跨越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其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于 1996 年突破 0.55 大关,进入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于 2011 年突破 0.7 大关,成为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用人类发展指数将联合国各成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为极高、 高、中、低四个组别)。

其次,《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是我国人类发展研究的一本巨著。全书洋洋洒洒 80 万字,涵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分析应用,从历史起源到现实意义,从国际比较到国内的对比分析,从宏观到微观的对比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评估的各个方面。《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以下七个板块: 第一板块 (一至三章): 人类发展指数理论框架的完善 从理论研究来看, 如何科学评价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重大命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建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 是建立在阿玛蒂亚 ·森的 “可行能力” 理论基础之上的。《中国各地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的研究认为, 作为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而言, 研究新时期中国人类发展的指数体系则需要置于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 作为人类发展指数构建的理论基础, 还应当充分汲取马克思关于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思想,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 和五大“新发展理念”, 完善和改进现有的人类 发展指数 , 构建更科学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指数框架。研究还认为:HDI 指数体系的出发点侧重于从人类发展的视角进行测量,与我国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但仅仅从健康、知识和体面的生活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忽略了科技进步、生态文明、社会福利改善,对人类发展的积极贡献还是有所欠缺。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组在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分项指数基础上,追加了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民生发展指数这两大分项指数,构建和测算了更加完善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体系(CHDI)。第二板块 (四至六章): 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指数的测算和初步分析 。 同时开展了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水平的 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展示出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也发掘出一些中国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板块 (七至九章):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各分项指数的分析 首先, 本书编制了中国及各地区的预期寿命指数,并进行了预期寿命指数的国内 外比较分析。其次,本书编制了中国及各地区的教育指数 ,并进行了中国教育指数的 国际对比研究和国内各地区教育指数的对比分析。本书认为 : 虽然人类发展的三大维度都很重要, 但教育维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两大维度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收入指数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指标。 《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在中国收入指数的测算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收入指数的国内外对比分析和中国各地收入指数的影响 因素分析。 第四板块 (十至十三章):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拓展及拓展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本书认为:UNDP 所提出的 HDI 指数 , 仅仅从健康、知识和体面的生活三个维度进行了统计 , 忽略了科技进步、 生态文明、 社会福利改善对人类发展的积极贡献。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在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分项指数基础上, 追加了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民生发展指数这两大分项指数, 构建和测算了更加完善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体系(CHDI)。 第五板块(十四至十七章): 拓展前后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对比研究和因素分析 通过拓展前后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中国人类发展指数(CHDI)及各构成指数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民生发展水平还处于低 位。 第二,在 CHDI 的五个分项指数中 , 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平缓,显示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堪忧。 第三,在CHDI 的五个分项指数中,民生发展指数增速最为强劲,导致我国民生发展指数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指数的大幅提升。 第六板块 (十八至二十章): 不平等调整和全球视域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分析 UNDP 所构造的人类发展指数, 有可能掩盖平均数之下的区域的不平衡或不平等的 现象。为了捕捉各国内部人类发展成果的分配情况,UNDP 引入了 IHDI 的概念以反映人类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状况。第七板块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以省区为例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分析 本板块分别以江苏和安徽为例, 进行了热点问题和地级市层面上的人类发展指数 的分析。

《中国各地 HDI 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一书通过对拓展前后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中国人类发展指数(CHDI)及各构成指数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民生发展水平还处于低位。第二,在 CHDI 的五个分项指数中,可持续发展指数不仅增速平缓,显示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堪忧 , 导致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数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反映资源环境保护情况的碳排放指数的偏低。因此,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对于提高我国的人类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第三,在 CHDI的五个分项指数中,民生发展指数增速最为强劲,导致我国民生发展指数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指数的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是我国人类发展研究中一部难得的好书,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朱莉,出生年月::1985.0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学历:经济学博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社会与金融统计 国民经济核算 政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