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教学需求的中职数学课程优化研究
姚荣芹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中职教育培养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数学属于基础学科,其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职业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的中职数学课程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顾及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与日后工作的需求,这就使得优化中职数学课程变得十分必要。文章将通过模块构建,分层施政,案例操作等方式提出契合实际状况的课程改良路径,给中职数学教育给予操作参考。
一、模块构建,适配专业职业需求
中职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来进行设置,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是具有针对性并且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对于模块的构成来说就是要对每个模块需要学习的知识做出精准的界定,并且进行调研以满足专业的需要,确保课程内容是与时俱进的。课程模块需要包含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对专业的应用等方面,在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与未来的工作联系起来。
例如,在中职数学课程的模块构建当中,以汽修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其中“维修成本与盈利分析”属于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本意识和系统化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汽车维修业务里的成本构成要素(比如材料费、人工费、利润等等),再用具体例子(像某个企业修理小型轿车时所牵涉到的配件采购价格、维修工时费用以及运营支出)来讲解,从而让同学们把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建议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各自承担不同的维修项目,让他们全面搜集有关数据并利用公式实施计算,在课堂上展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当课程结束之际,学生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同实际汽车维修企业的运作数据加以比较,进而领悟数学知识在汽车服务领域的应用意义。这种教学形式既改进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又明显加强了他们利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专业水准。
二、分层施策,满足个体学习差异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着差异,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就会产生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课程的优化上也是一样,分层是不能被忽视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潜力来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难度下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提高全班数学水平。
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先通过检测知晓汽修专业学生的根本水平状况,划分成基础组、提升组和拓展组。基础组的学生做带有细致提示的练习,提升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构建模型的技艺,拓展组要完成牵扯到财务分配种类的开放性题目,课堂里采取分组讲述加上合作互助的方式。教师在周围巡视辅导,有针对性地评价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适合自身的难度里增强了参与感,课程安排显示了差异性教学的真实必要性。
三、案例实践,强化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数学符号的运算,更重要的是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中职的数学课程应该重视数学的应用性。利用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应当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引入一些与行业相关的数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案例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实践案例的引导,让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也能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更好的应对未来的工作。
例如,在中职数学教学期间,围绕汽修专业的“整车喷漆预算”展开实践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学会根据车身表面积来计算油漆需求的技术手段,再结合单价与人工费用来估量项目总成本。在课程开始阶段,老师通过剖析车辆模型及其几何参数,展示面积估算的操作步骤,之后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喷漆用量,材料成本以及总体支出的详细核算方案,针对保险杠,侧围这些复杂结构件的成本分析,教师要学生深入探究有关的影响要素,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当中,教师会适当地给予专业指导,保证课堂进程顺利推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既改善了学生用数学工具解决汽车维修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把所学知识变成职业技能的热情和信心。
结论:
改良中职数学课对改良教学品质和学生才能很有用处,通过模块塑造,分层应对,案例践行这些办法,能加强数学课的实际应用价值,促使学生更好地顺应日后工作的需求。将来,跟着教育观念持续更新,职业市场不停改变,数学课改良还要持续探索,更新。
参考文献:
[1] 毕渔民 , 马建华 , 朱建鹏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研究 [J]. 职教论坛 ,2023,39(10):42-49.
[2] 毕渔民 . 中职数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42(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