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音乐活动对小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

高建洲

重庆市启诚巴蜀小学校 401120

一、音乐活动参与调解学生情绪的背景

将音乐活动引入到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起源 美国 体的音乐活动包括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吟唱音乐、演奏音乐、感受音乐的律动等情形。 的方法引入到我国,将音乐活动与学生情绪调控与引导相融合, 效果,不同的音乐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是不同的,对人们的情绪影响有差别。 比如, 些比较激昂的乐曲,人们聆听之后,心里有一种比较亢奋的感觉,从而引导人们有一种比较积极的情绪。 一些比较舒缓的歌曲,人们聆听之后,心灵会陷入一种比较宁静的状态,能够帮助人们舒缓情绪,镇定内心。

二、学生与家长普遍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

通过在学生和家长群体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和家长普遍使用音乐、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在学生群体内,选择听音乐的时间多为家人开车、洗澡的时候,心情低落时选择听音乐的情况较少(图 1)。学生每周听音乐的歌曲数在 10 首以下,学生听音乐的风格以流行音乐居多,参与调查的 94.7% 的学生表示,音乐可以发挥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的效果,其余 5.3% 的学生表示音乐可以给予力量,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对情绪调节有作用(图2)。

 

在家长范围内,选择听音乐的时间多为开车的时候,比例高达100%,其余为做家务的时候,比例为52.6%(图3)。喜欢的音乐风格多为流行音乐,比例高达 80% 及以上,参与调查的 89.5% 的家长认为音乐会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 5.3% 的家长认为音乐会给予力量, 5.3% 的家长认为音乐没有特别的影响(图4)。

 
 

通过在学生和家长范围内调查研究发现,家长和学生在情绪低落时选择主动听音乐的情况较少,每周主动听音乐的歌曲数量在 10 首以下,喜欢的音乐风格多为流行音乐,音乐确实能够发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让人放松和快乐、给予力量的作用和效果。

三、音乐活动对小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分析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和家长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情况,频次、喜欢的音乐风格等等。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将音乐活动应用于小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研究中,观察、分析音乐活动、不同风格音乐对小学生的情绪影响情况。

(一)音乐活动对稳定学生情绪发挥作用

在音乐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组织聆听、歌唱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和变化情况。引导学生鉴赏、学习比较流行的歌曲,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学生在聆听比较舒缓的音乐后,表情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感受音乐中传达的内容,内心趋向平静的状态。在聆听、歌唱比较激昂的乐曲时,学生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乐曲中比较激昂的状态,内心形成了一种比较积极的心理。

通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心情低落的小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未参与音乐活动的情绪表现和变化情况,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学生是因为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担心家长的指责随即产生了低落的情绪。在引导心情低落的小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小时内,学生聆听比较舒缓的音乐后,情绪发生了变化,逐渐从比较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内心悲伤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而未参与音乐活动情绪比较低落、悲伤的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调控效果不如对比学生。

同样,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情绪愤怒的小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未参与音乐活动的情绪表现和变化情况,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学生是因为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和口角,内心中有了一种比较愤怒的情绪,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想要做出过激的举动。将小学生引入到音乐活动中,观察小学生随后的情绪变化和表现。小学生通过聆听比较舒缓的流行音乐后,在半个小时后,情绪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愤怒情绪在逐渐地降了下来,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愤怒情绪逐渐消失,开始反思与同学发生矛盾的缘由,反思个人的过错。而没有引入音乐,小学生的情绪变化是从大概一个小时后开始的,心中的愤怒情绪在逐渐退散,在三个小时后,愤怒的情绪才逐渐消失,从中可以看出,引入音乐活动对调控情绪的效果远好于没有引入音乐活动的效果。

通过采用对比研究和观察研究的方法可以分析出,引入音乐活动对改变小学生的情绪是有作用和效果的,可以帮助小学生调控情绪和稳定情绪。

(二)音乐活动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会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并且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变化情况。比如,在学习比较激昂的乐曲时,像《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音乐教师会鼓励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在演唱和聆听中感受歌曲中传达的内容和内心的情绪感受,学生通过演唱和聆听,可以感受到一股积极的力量和亢奋的情绪。在学习比较舒缓的歌曲时,像《摇啊摇》这首歌曲,学生在聆听和演唱这首歌曲时,在情绪表达方面会感受到种宁静、积极的情绪。此外,音乐活动有助于促进人际交往关系,在参与音乐活动中,通过音乐,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还可以和更多学生认识、交流,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

四、音乐活动对小学生情绪调节的实施策略

鉴于音乐活动对小学生的情绪调节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会稳定、调控个人的情绪,表达个人的情绪,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音乐活动引入到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

首先,引入多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合唱活动、音乐鉴赏活动、音乐心理活动等等。引导小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受到情感启发, 同样,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也可以进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参 演出和表演,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紧张的情况,为了能够有一 克服紧张的情绪,将完美地表演呈现出来。在参与合唱活动等 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学生的交际心 各种社会活动。此外,在课堂中关注班级中情绪调控能力弱的学生,将音乐疗法, 帮助该类学生逐步调整个人的情绪,感受音乐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敏. 音乐教育的心理调节功能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7.

[2] 陈立君 . 音程关系对音乐情绪塑造的影响分析 [J]. 艺术评鉴 ,2024,(1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