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要点分析及研究

作者

李翠芬

云南省楚雄双柏县畜牧兽医与渔业服务中心,云南 楚雄 675100

近年来市场对于优质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养殖业要重视落实安全规范养殖要求,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动物疫病与畜禽产品安全密切相关,并且多数疫病具有传染性特点,一旦发生后会大范围扩散,给畜禽动物的健康带来威胁,如果动物大批死亡会导致养殖户经济效益下降,影响市场产品稳定供应。动物防疫检疫是构建生物安全屏障的关键,乡镇地区应正确认识新时期防疫检疫工作要求,结合市场环境政策内容优化防疫检疫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手段,落实工作细节,提升防疫检疫体系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一、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必要性

(一)强化食品安全保障

动物食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食用或者经不同加工方法销售给消费者,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当畜禽动物感染疫病后其产品安全性和营养性均明显下降,携带的病原体容易给人体造成危害,进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及时发现畜禽动物疫病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处理因疫病死亡的动物,防止携带病原体的动物产品流入到市场中,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防疫检疫工作也可保证动物疫苗接种要求的有效落实,督促养殖户优化养殖模式,做好日常消毒,从根本上规避了疫情发生,提升了动物产品安全性[1]。

(二)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养殖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规模化养殖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显著提高了农户经济效益。动物疫病的发生会给养殖业稳定发展带来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打击,农户经济损失问题突出,市场也因产品供应量下降而出现价格波动,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非洲猪瘟属于烈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病猪会在短时间内大批死亡,市场猪肉产品价格上升,农户养殖积极性下降。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从预防、检查、治疗多角度入手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针对潜在的疫病隐患进行处理,提高疫病治疗有效性,防止疫病大规模扩散,可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要点分析

(一)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宣传

乡镇动物防疫检疫部门要重视做好知识宣传工作,面向基层公众实施防疫检疫教育,重点提高养殖农户对动物防疫检疫的认知,使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工作要求。首先,组织线上联合线下技术培训活动,围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内容说明其必要性,并结合以往动物疫病大规模传播案例分析疫病对养殖农户经济效益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养殖农户可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落实疫病防范要求。结合规范科学养殖要求进行专题培训,从环境消毒、日粮调整、疫苗接种等不同角度讲述养殖技术,提高养殖农户疫病防范能力。其次,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将与防疫检疫有关的动画视频、微电影或者文章科普等资料上传于媒体平台,养殖农户可通过媒体平台自行搜索防疫检疫内容,了解与之相关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措施。最后,组织防疫检疫工作应急处理演练,根据不同地区的动物养殖现状设计演练主题,要求农户在演练中掌握与疫病有关的应急处理流程,在发生疫病后可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并配合防疫检疫部门完成后续处理工作。

(二)完善防疫检疫档案系统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档案资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新时期相关部门要重视优化资料利用方式,根据档案资料调整防疫检疫工作内容[2]。首先,对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包括与防疫检疫有关的通知、政策、报告、技术规范、工作指导文件等文件资料以及防疫检疫工作业务活动开展档案,如养殖巡查记录、检疫统计数据、病害动物处理记录、检疫合格证等。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针对动物防疫检疫相关档案数据展开系统性分析,明确工作问题,结合档案分析结果设计处理策略。如经病害动物处理记录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在病害动物处理不规范,散户随意放置死亡动物。在今后工作中应增加病死动物处理网点,设置明确存储区域,防止死亡动物传播病原体。

(三)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乡村地区要积极优化防疫检疫基础设施,防止基础设施落后给工作活动带来的制约和不利影响,全面更新升级防疫检疫设备。第一,打造高质量检疫实验室,对实验室内部的设备设施进行优化,增加先进检测仪器,提升动物疫病诊断准确度,确保可在最短时间明确动物疫病感染源,为动物疫病治理提供参考数据。第二,优化检疫设备,坚持快速、准确原则选择合适设备,并增加可现场完成初步检疫工作的设备,提升检疫效率,为检疫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如引入动物疫病快速检测一体设备,这一类设备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并且操作简便,对于检疫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低,可在现场完成快速检测。第三,疫苗需要放置于低温环境下储存,乡镇地区应推动冷链运输储存体系建设,保障动物疫苗质量,防止因运输或者存储条件不规范而导致疫苗失效。

(四)打造疫情监测预警机制

信息化时代下,基层防疫检疫部门应重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构建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可及时发现潜在疫情隐患,并第一时间对疫情信息进行传播,提升防控措施应用及时性 [3]。疫情监测预警平台应覆盖乡镇地区的各个村落,当本地发生疑似严重动物传染性疾病案例时,由基层兽医负责对动物发病症状、死亡数量、初步诊断结果等上传到系统平台。防疫检疫部门在接收消息后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向现场进行检测和诊断,并将获取的专业数据整合后上传系统,由专家负责同步制定疫情处理策略。同时面向附近区域养殖农户发出预警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说明疫情防控要求,促使养殖农户关注动物是否存在异常问题。

(五)提高防疫检疫人员能力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效能提升离不开高素质工作人员,乡镇地区要重视提升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为工作活动开展提供人力支持。首先,加强现有防疫检疫人员教育培训,定期对不同类型动物疫病进行专项培训,密切结合养殖业动物疫病发展现状,提出动物疫病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检测技术、处理策略等。同时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由专业人员开展专项教育讲座,分享与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有关的研究成果。其次,重视引进高素质防疫检疫人才,加强与高校动物相关专业合作,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专门针对乡镇防疫检疫部门输送优质人才。同时由防疫检疫部门为订单班学员提供基层实践机会,提前参与到防疫检疫工作实践中,促进人才综合素质提高。

三、结束语

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把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所在,可对动物疫病的传播范围进行控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养殖业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乡镇地区应重视面向养殖农户进行防疫检疫宣传,优化档案资料整理和分析利用方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预警机制,建立网络化安全屏障。同时乡镇地区也要重视对防疫检疫人员进行培训,优化人才引进模式,弥补防疫检疫工作优质人力资源缺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华兰 .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究 [J]. 河北农业 ,2024,(10):95-96.

[2] 才仁他拉 . 青海海西地区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探讨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4,45(08):178-180.

[3] 雷婷 . 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07):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