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背景下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陈如馨 张田 冯茹梦 王彬旭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132
一、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意义
前教育是幼儿入学前的系统化科学教育,培养生活自理与社交能力,激发多元潜能。其核心价值包括:
1. 奠基个体发展:在身心发育关键期促进体格与智力发展,通过科学引导培养健康心理与学习兴趣,为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2. 强化家庭支持: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专业托育服务,缓解育儿压力;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优化家庭教育质量。
3. 服务社会需求:作为国民教育根基,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带动托育产业与就业,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生源短缺:从“入园难”到“招生难”
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使出生率短暂上升,2018 年起新生儿持续下降,2023 年跌至 902 万,民众生育意愿低,“老龄化”未改。受此影响,2022-2023年全国幼儿园减少 2.04 万所,2023 年在园幼儿缩减至 4092.98 万人,此前“一位难求”的幼儿园如今招生困难,农村园还有幼儿中途转学现象。预测 2027-2035 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将减少436 万,生源短缺问题凸显。
(二)经费紧张:非义务属性下的财政压力
学前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成本主要由国家和家庭承担。约 34.2% 的家庭学前教育经济负担过重。政府虽加大财政投入,但家庭缴纳学费仍是幼儿园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低生育率下,幼儿园生源不足,经费入不敷出,预测到 2050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供给达峰值时还缺6071.04 亿元。
(三)师资不足: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缺口
当前学前教育面临师资不稳定、质量难保证问题。预测 2024 年起专任教师缺口大,致师生比失调。城乡及校际教师专业能力差异显著,城市易吸优秀教师,乡镇难留人,全国专任教师数量总体呈降势。且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不足,影响教学质量与自身成长。
(四)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与供需的双重矛盾
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差异显著,城市资源丰富,农村和偏远地区硬件设施简陋,教学活动单一,影响教育公平性。城镇化水平提升使供需差距扩大。低生育率背景下,优质园仍供不应求,部分地区幼儿园面临关停,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三、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探索
(一)向下延伸,构建托育一体化
我国《“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推动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办托育并给予补贴,鼓励幼儿园延伸服务开设乳儿班、托小班,整合 0-6 岁教育资源。课程设计阶梯化:0-3 岁注重感官动作发展,3-6 岁强化认知社交能力。通过场地改造、专业保育配备和课程衔接实现托幼一体化,满足双职工家庭需求。同时建立监管体系,明确准入标准以保障质量。该模式既提升机构专业形象和社会认可度,又扩增生源,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多元保障与精准施策
为保障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需加大财政投入并优化分配机制。重点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向农村和薄弱地区倾斜,支持新建、改建幼儿园,缩小城乡差距。对普惠性民办园按学位数量和质量给予补贴,引导其降低收费。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园所建设、设备购置和师资培训,将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分层开展教师培训。同时,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购买服务、奖补等方式扩大普惠资源。完善监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资助体系,对困难家庭幼儿减免费用,保障教育公平。通过多元投入和精准施策,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质量与覆盖面。
(三)强化师资培育: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为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需优化财政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农村和薄弱地区幼儿园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对普惠性民办园实施学位补贴,降低收费门槛。专项经费保障园所建设、设备更新和分层师资培训。构建中央与地方协同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普惠资源。健全监管制度确保资金效益,完善困难家庭资助体系。通过精准投入和多元供给,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与覆盖面。
(四)推进科学统筹:实现资源精准优化配置
应对人口变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出生率和人口流动趋势优化布局,在密集区扩建园所,在生源减少区整合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配置,确保基本供给。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流通。推行" 强帮弱" 结对帮扶,每所优质园带动2-3 所薄弱园,通过教师指导、联合教研和轮岗交流提升质量。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优质园跟岗学习,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出生率持续走低,学前教育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传统模式难适应。但托幼一体化探索、多元经费筹措及师资培养体系革新,为其突围提供方向。学前教育需多方协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幼儿在优质教育中开启人生,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家琼 , 江楠 . 低生育率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困境、破解策略[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37(03):67-73+128 .
[2] 贺芳 , 彭虹斌 .2022-2035 年城乡学前教育学龄人口预测及资源需求分析[J]. 教育与经济 , ,2023,39(06):77-84+93 .
[3] 魏易 , 刘凯 , 康乐 , 等 . 中国家庭学前教育支出负担及其差异——基于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实证研究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3,21(04):135-159+189 .
[4] 魏易 .《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 2021》导论 [C]//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 中国教育财政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2023:16.
[5] 黄宸 , 李玲 .“三孩”政策下 2021—2050 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23,41(12):113-126.
[6] 李德显 , 史艳欣 .“十四五”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及配置策略研究——基于 CPPS 人口软件的分析 [J]. 教育导刊 ,2024,(02):46-54.
[7] 王峰 , 韩甜 . 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仅占四成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求贤若渴 [N].21 世纪经济报道 ,2022-08-12(006).
[8]吕阳,郝秉钰.低生育率下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供需潜力预测及统筹策略[J/OL].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5,(01):115-128[2025-02-07].
[9] 许月 . 新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与激励对策研究 [D]. 山东工商学院 ,2023.
[10] 梁净 , 张眉 , 张晓 . 学前教育财政保障与公平报告 [C]//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 中国教育财政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2023:32.
[11] 卢娅柠 , 闵慧祖 , 王海英 . 拉大还是缩小:城乡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现状分析——基于全国 32173 份问卷的调查 [J]. 早期教育 ,2021,(17):19-24.
作者简介:陈如馨(2000.10—),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