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作者

龚江欢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中学 655500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展开分析,通过考察现状、探究方法、实践路径三个维度,系统梳理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构建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通过提出情境创设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元手段构建富有意义情境,促进化学概念理解,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高中化学具有概念抽象、实验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教学情境创设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提升学习效果关键环节。随着新课改推进,情境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构建符合化学学科特点且能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成为当前教学探究热点。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现状,探究有效方法,寻找实践路径,为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教师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但实际效果参差不齐。部分课堂情境缺乏真实性与适切性,教师往往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未能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导致情境牵强或脱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共鸣。情境内容单一,形式缺乏新意,多停留于课本案例简单复制或照搬,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情境创设技巧不足,许多教师囿于经验局限,无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丰富多彩情境,使得情境创设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引导作用。

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脱节现象普遍,有些教师过分注重情境趣味性而忽视知识点教学,有些则仅将情境当做引入手段,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致使情境作用大打折扣。情境创设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不同章节知识特点设计相应情境,千篇一律套用模式,难以满足多元化教学需求。情境评价机制缺失,教师较少对情境创设效果进行系统评估与反思,无法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情境资源整合不够,学科间联系不紧密,跨学科情境创设较少,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现代技术应用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未能充分融入情境创设中,限制了情境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探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立足学科特性,把握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多维度方法设计,构建有效学习环境。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事物当做素材,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融入科学史,再现重大发现历程,展示科学探究精神;结合社会热点,引入环保、能源、材料等现实问题,彰显化学价值;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手段,呈现微观世界;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全过程,体验科学思维方式;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构建对话平台,鼓励表达不同见解,培养批判思维;创设实验情境,指导学生亲身实践,掌握操作技能;建立学科联系,打破知识壁垒,形成综合思维;设计评价机制,促进反思与总结,实现自我提升。这些方法互为补充,形成系统策略,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创设“自然变化奥秘”情境:课堂开始出示铁锈、银器变黑、铜绿等日常生活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变化有何共同特点?”激发思考;随后引入水果切开后变色现象,展示新切苹果与柠檬汁处理苹果对比,引出问题“为何柠檬汁能防止苹果变色?”;接着设计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分组完成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锌粒与盐酸反应等,观察现象并记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电子转移规律;随后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电子得失微观过程,帮助理解氧化还原本质;结合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机制;引入拉瓦锡燃烧学说发展历程,展示科学认识演变过程;最终联系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制氢等前沿技术,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应用前景。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路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实践路径应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形成可操作性框架。进行教材深度分析,把握知识体系与内在逻辑,明确重难点;考察学生认知基础,了解已有经验与知识结构,确定最近发展区;设定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多维度要求;选择适宜情境类型,包括问题情境、探究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等;设计情境呈现方式,采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构建活动实施流程,包括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探究活动、总结反思等环节;准备必要资源支持,如实验器材、学习资料、信息技术等;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调整优化教学策略。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材料》教学为例,教师创设智造未来情境: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身边各类金属制品,如铝合金自行车、不锈钢餐具、钛合金眼镜框等;课堂开始展示一段高端制造视频,呈现航空航天、高铁建设中使用特种金属材料场景,引发思考“为何不同场合需要不同金属材料?”;随后组织金属材料博览会活动,各小组展示收集样品并介绍其特性与用途;接着引入探究任务,提供不同金属样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测试(如密度、硬度、导电性、耐腐蚀性等)比较其性能差异;然后介绍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历程,展示科技创新魅力;最终设计未来材料师活动,请学生根据特定需求(如深海探测器外壳、新能源汽车车身等)设计理想金属材料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提升教学效果重要手段,应立足学科特点,紧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系统设计与实施,构建富有意义情境。探究从现状分析、方法探究、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情境创设应注重真实性、多样性、针对性,强调生活化、探究型、应用型等情境构建,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理解,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未来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更加注重现代技术应用,加强学科融合,深化情境内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来明.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23):81-83.

[2]王静.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及创设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3.

[3]支欣.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21,(3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