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在小学生汉字书写中的渗透
王小峰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本文探讨美育教育融入小学生汉字书写教学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兴趣创设艺术情境,以及开展多样实践体验能有效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与艺术素养。将美学元素融入汉字书写教学不仅能改善学生书写质量,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形成完整人格。美育渗透于汉字书写教学中,已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重要方向。
关键词:美育教育;汉字书写;小学生
引言:汉字是中华文明重要载体,其书写过程蕴含丰富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小学阶段是学生汉字书写习惯形成关键期,此时融入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提升文化认同感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汉字书写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审美现象,学生书写兴趣不高缺乏艺术感知与体验。通过从培养兴趣、创设情境、实践体验三个维度探讨美育教育在小学生汉字书写中渗透路径,推动小学汉字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汉字书写的审美热情
小学生汉字书写学习过程中兴趣培养居首要位置。教师应充分认识汉字本身蕴含美感,通过多元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汉字魅力激发其书写热情。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展示汉字演变历程,让学生了解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古代文字形态,感受汉字形体变化美感。引入书法欣赏环节,精选适合小学生理解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名家书法中点画变化、结构布局、章法布白等艺术特点,培养初步审美眼光。组织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优秀汉字设计案例,如商标标志、广告字体等,拓展对现代汉字应用审美视野。
教师设计趣味性汉字游戏活动,如汉字接龙、汉字谜语、部首组合等,在轻松氛围中增强学生对汉字兴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汉字结构特点与书写要领,通过动画演示、电子白板互动等方式增强教学吸引力。教师应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书写中微小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与赞赏,建立积极情感联结。还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汉字书写成长档案,记录学习历程感受自身进步带来成就感。
二、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艺术素养
艺术情境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情感体验,提升汉字书写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是先进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富有艺术氛围学习环境,将抽象汉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知对象,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情境活动。多元化情境创设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入手,形成立体化学习体验。情境创设还需注重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避免形式大于内容问题。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开放性情境任务,让不同基础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情境创设宜动静结合,既有安静书写环节也有活泼互动环节,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在情境引导中应扮演引导者角色,适时给予鼓励与点拨但不过度干预学生自主探索过程。
以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地人》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天地人物语”情境活动,让抽象汉字转化为生动故事。课前布置主题教室,天花板悬挂蓝色绸带代表“天”,地面铺设绿色垫子象征“大地”,墙面粘贴各种职业人物图片表现人。课堂引入时,教师讲述简短故事:“天空湛蓝,大地广阔,人在天地间生活”,配合肢体动作,指向头顶表示“天”,指向脚下表示“地”,指向自己表示“人”。在书写学习环节让学生观察“天”字形态特征,引导发现横画如天空延展,竖画如阳光普照;“地”字横画如大地平坦,方框如田地肥沃;“人”字两笔相交如人站立姿态。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动作,双臂平举感受“天”字横画之势,双手合十感受“人”字撇捺交汇。书写练习时播放轻柔音乐,学生在特制宽格纸上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后展示优秀作品共同欣赏评议,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三、实践体验,深化学生汉字书写的美育内涵
实践体验是巩固美育效果关键环节,强调做中学、学中悟,通过亲身参与促进审美内化。实践活动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模仿逐步过渡到创造性表达。多元化实践形式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特长,如书法展示、汉字游戏、创意设计等。实践活动中应强调过程体验与结果呈现并重,既关注学生书写技能掌握也重视其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宜采用启发引导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践评价应采用多元化标准,不仅看规范程度更看创新意识与审美表现。实践成果展示方式也应丰富多样,如班级展览、校园广播、作品集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机会。跨学科实践将汉字书写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拓展学习视野。家庭实践则能将课堂所学延伸至日常生活,形成学习合力。
以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月山川》教学为例,教师设计“自然符号探秘”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准备日月图片、小型沙盘、水彩颜料等材料,创设探索环境。先组织“观察探秘”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窗外自然景观,感受日月形态、山川起伏,并联系课文插图,初步建立汉字与自然物象联系。接着进行“形象模拟”,让学生用身体姿势模拟“日”如圆盘高悬,“月”如弯钩挂天,“山”如峰峦起伏,“川”如溪流蜿蜒。然后开展创意描摹,学生先用手指在沙盘上描摹这些汉字基本形态感受笔画走向,再用毛笔蘸水在报纸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握笔姿势示范正确笔顺。随后进行“艺术创作”,引导学生用水彩颜料为汉字添加色彩,如“日”用红色表现温暖,“月”用银色展现清冷,“山”用绿色呈现生机,“川”用蓝色体现流动。最终举办自然汉字展,将学生作品装裱展示互相欣赏评议。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美育教育融入小学生汉字书写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兴趣培养、情境创设与实践体验三维路径,能全面提升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其审美素养。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传统枯燥机械书写模式,更赋予汉字学习新活力与意义。未来小学汉字书写教学应更加注重美育元素渗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情感。美育教育与汉字书写教学融合发展,将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朝华.浅谈小学书法教育中的美育渗透[J].青少年书法, 2022(7):45-46.
[2] 陆璐.在书法教学中渗透美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1):93-93.
[3] 吴会珍.浅谈在小学书写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J].报刊荟萃,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