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探索
王娴
四川省广汉市第五幼儿园
【摘要】食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当前幼儿教育环境来看,教师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够重视,很难跟进后面幼小衔接的进度。而食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食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完善食育活动理论体系,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来融入社会性元素,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本文就食育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探索展开讨论。
【关键词】食育活动 幼儿 社会性发展 策略
【正文】食育活动是指关于饮食习惯、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在幼儿园中开展食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食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食为依托,育为本质”进行教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健全食育活动的内容,让幼儿通过食育活动能学习到不同层面的知识。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还需要在食育活动当中融入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借助食育活动让幼儿来认识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将食育活动和社会性发展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措施,在增强体质发展的同时提升幼儿心理的发展。
一、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进行食育活动中可以适当结合一些主题,通过主题活动有导向性地让幼儿能够清楚地知道活动的目的。同时,主题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食育教学当中,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需要站着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幼儿的喜好去合理设置活动内容,设计的活动内容也不能太过生硬,要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例:临近端午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帮手”活动,为了加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也需要参与进来。在活动当中幼儿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粽子的制作,有能力的幼儿还可以制作多种口味的粽子,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动手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蔬菜”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首先需要将自己最喜欢的蔬菜画出来,有的喜欢黄瓜,有的喜欢西红柿,有的喜欢南瓜……在观看完幼儿的画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蔬菜,这种蔬菜可以做成哪些美食。以南瓜为例,南瓜可以做成美味的南瓜饼,为了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南瓜饼。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耐心地告诉幼儿正确的操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制作一道美食。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互相品尝制作成品,建立起幼儿的成就感。通过这种食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幼儿进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进食环节,教师也需要注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由于不同的幼儿从小生活环境不同,这也导致幼儿在性格上有许多的差异。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少幼儿在进食过程中会出现挑食的情况。为了改掉幼儿的坏习惯,教师需要在幼儿进食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教师需要在进食过程中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进食过程中不会受到压力,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例:在进食之前,教师可以将今天餐桌上会出现的食物以卡片的形式展现给幼儿,让幼儿能够认识这些食物。在了解完食物的名称之后,教师为幼儿科普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对于幼儿的身体有哪些好处,以及利用这些原材料可以做成哪些美食。除此之外,教师好可以说一说常见的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对于人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通过讲解这些内容帮助幼儿形成食品安全意识,让幼儿明白营养搭配的重要性,进而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在进食过程,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言行举止,当幼儿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嬉戏打闹、敲打碗筷等现象,教师一定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幼儿这么做是不对的,以及为什么不对。在进食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饮食的小故事,或者讲一讲人体的消化系统,让幼儿通过听讲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习健康饮食以及文明用餐的重要性。在进食之后,教师要让幼儿自行收拾餐具并排队洗手,让幼儿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将情境融入到食育中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情境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在情境中幼儿可以体验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进而拉近食育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距离,提升幼儿的社会能力。当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去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情绪价值,让幼儿能够真正在情境教学当中有所收获。
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去当地的超市观察一下都有哪些类别的商品,超市中的导购员和收银员是怎么工作的。然后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一个“乐购超市”的情境,制作一些广告牌来充当超市中不同的区域,然后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在星期日下午某位幼儿和爸爸妈妈去乐购超市购物,发现有导购员在销售不同种类的小蛋糕。在这里教师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糕分发给幼儿进行品尝,其中一名幼儿扮演小顾客,教师扮演导购员。然后教师询问:小朋友,你喜欢哪种口味的小蛋糕呢?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喜欢草莓口味的,你喜欢哪种呢?这时扮演小顾客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礼貌地对导购员说:谢谢阿姨,您辛苦啦。通过乐购超市的情境,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尊重长辈的好习惯,也能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情境的真实性,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食育教育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食育与社会、自然、文化相结合,在确保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然,食育并不只是局限在幼儿园当中,家长和社会也应该重视起食育活动的作用。教育部要不断推进食育活动的相关课程,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一系列措施,让幼儿以食育为背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通过食育培育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晓丹.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时节食育体验课程的实践探究[J].名师在线,2024,(25):61-63.
[2]王小丫.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儿童与健康,2024,(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