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在实践中的研究
白林静
洛阳市实验中学 471000
摘要:本文探究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实践应用,通过构建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策略及优化教学路径三方面系统分析。探究采用实证方法,聚焦课堂实践环节,探索组内角色分配、任务设计与评价机制等要素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合作意识。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思维,促进个性化发展,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层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阅读作为基础学习能力,其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传统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作为创新教学模式,融合合作学习理念与分层教学思想,强调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通过同伴互助完成阅读任务。本文立足实践视角,系统探究此模式实施路径与优化策略旨在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一、构建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通过前测评估学生阅读水平包括阅读速度、理解深度、批判思维等方面,进而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型、发展型与提升型三类。按照异质分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每组包含不同层次学生,确保组内互补性。然后设计层级化阅读任务,基础层注重文本信息获取,发展层侧重文本解读分析,提升层强调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转化。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包括自评、互评与师评三维结合,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
最重要环节在于明确组内角色分工,包括组长、记录员、质疑员与总结员等,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教师的角色也需转变为引导者、支持者与评价者,适时给予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指导。模式构建还需充分考虑文本选择多样性,既有统一必读文本也有层次性选读文本,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通过合理规划课时分配,包括任务分配、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反思评价等环节形成结构化教学流程。
二、实施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教学策略
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须精心挑选适合分层教学文本,制作层级化学习指导案设计不同难度问题。学生则须进行预习,初步标注疑难点记录初读感受。课堂实施阶段遵循导入-初读-合作-展示-点评流程,通过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要求。引导学生个人初读,获取基本信息。组织小组合作阅读让基础层学生主要负责文本信息提取,发展层学生进行文本结构分析,提升层学生引领深度探讨。成果展示环节可采用小组汇报、辩论或创意表演等形式,进行点评引导,促进反思提升。关键在于精准指导策略针对基础层学生采用图示法、标注法辅助理解,对发展层学生引导使用比较法、归纳法深化分析,对提升层学生鼓励运用批判思维提出创见。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教师可这样实施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根据前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按异质性原则组建学习小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设计三层级阅读任务卡:基础层关注文本中频率副词用法与体育运动词汇,发展层探究不同运动习惯与健康关系,提升层思考如何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课堂实施时,通过播放奥运会精彩片段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进行个人初读课文,标注频率副词与运动词汇;小组合作环节,基础层学生负责整理文中频率副词never, sometimes, usually等用法与例句,发展层学生分析不同人物运动习惯特点,提升层学生组织讨论青少年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议题;展示环节,各小组采用情景对话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模拟采访校运动员日常锻炼习惯;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频率副词位置规则,反思个人锻炼习惯。整个过程中,教师巡视各组,为基础层学生提供频率副词使用表格辅助理解,引导发展层学生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启发提升层学生思考运动与学习平衡关系。课后设计分层作业:基础层完成频率副词填空练习,发展层写一篇关于个人运动习惯小短文,提升层设计班级健康运动计划。
三、优化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教学路径
教师需要完善分层标准灵活性,避免固化分层造成心理标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学生能根据能力提升情况在不同层次间流动。增强任务设计挑战性与趣味性,融入游戏化元素设计悬疑性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强化小组凝聚力建设,通过团队荣誉制度、合作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小组整体功能。拓展阅读资源多元化也非常必要,整合纸质材料与数字资源引入跨学科阅读素材,拓宽学生视野。重点优化互动机制,完善组内互动-组间交流-全班分享三级互动模式,促进思维碰撞。加强跨学科整合,将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实现知识迁移。优化评价反馈机制同样重要,开发形成性评价工具如阅读档案袋、进步指数卡等,及时给予鼓励与建议。创新展示交流形式也应考虑如读书沙龙、微视频制作、创意改编等提升学习成就感。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师需要通过几种方式优化教学路径。改进分层标准,除考虑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外还关注科技认知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多维度分层指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挑战层次,增强学习主动性。任务设计融入未来科技探索元素,基础层设计未来家用机器人功能描述任务,发展层设计机器人应用场景分析,提升层设计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辩论。小组结构优化采用2+2+1模式(两名基础层、两名发展层、一名提升层学生),并明确轮值组长制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领导机会。阅读资源拓展方面,除教材文本外,补充科技新闻报道、科幻小说片段、TED演讲视频等多元材料,创建虚拟科技阅读角。互动机制创新采用环形讨论法,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will/won't构成未来预测句,再通过专家组方式跨组交流科技伦理问题,最后全班共建2045年科技展望墙。评价方式改革引入科技创新思维评价量表,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展示环节设计未来科技展览会,各小组制作未来机器人海报、演示动画或模型撰写英文说明书,通过情景剧展示人机互动场景。课程延伸组织机器人与未来生活英语辩论赛,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利弊。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探究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教学实践,构建了相应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探索了优化路径。本文发现,科学构建分层标准与小组结构是基础,精准设计层级化任务与有效引导小组互动是关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小组合作式分层阅读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局限,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又发挥集体智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应用特点,完善评价体系,推动阅读教学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 秦慧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J]. 中外交流,2017(48):117.
[2] 廖丽光.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 中学教学参考,2017(9):37.
[3] 吕毓芳.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