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德育方法

作者

郭慧敏 赵映悦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陆坪完全小学 湖北 襄阳 441526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困境,需要创新方法应对现实挑战。本文从现状剖析入手,探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根源;继而提出创新方法优化班级管理路径,构建多元德育体系,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最终探讨如何融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班主任需综合运用多种管理策略,不断反思实践经验,形成适合本班特点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方法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班级管理与学生德育双重任务。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工作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新要求。本文将从现状剖析、方法创新、资源融合三个维度,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方法,为促进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把握现状,剖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效果。部分班主任角色定位不清晰,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全面,将工作重心过多放在学科教学或学生成绩上,忽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品德培养。班级管理方式陈旧,仍停留在管住学生、控制纪律层面,缺乏民主平等氛围,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积极性。德育工作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说教色彩浓厚,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同时还需应对家长各类需求,精力极为分散。加之部分学校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对班主任付出认可不足,导致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受挫。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对传统德育模式提出极大挑战。同时家庭教育理念参差不齐,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培养,家校教育理念不一致,使班主任德育工作难以形成合力。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明显,班主任往往难以兼顾全体学生需求,个性化教育难以落实。班主任专业发展路径不明晰,缺乏系统培训与指导,无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难以应对新时代育人挑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僵化问题,行政色彩浓厚,班主任自主决策空间受限,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难以充分发挥。

二、创新方法,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路径与策略

面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现实困境,必须积极探索创新方法,优化工作路径与策略。班主任应树立正确角色意识,明确自身既是管理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学生成长陪伴者,通过自我角色定位转变,实现管理理念更新。构建民主平等班级文化,建立班级公约,设立班委会,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决策,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实施分层分类班级管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管理策略,既要尊重全体学生共性需求又要关注个别学生特殊情况。创设多样化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将德育内容融入具体实践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班主任还应善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关注学生闪光点,多赞赏少批评,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与健康人格。注重班级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保持适度弹性,避免过于僵化。

另一方面创新德育内容与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时代热点,增强德育针对性与时效性。引入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德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育人环境,通过班级文化符号、班级活动、班级传统等载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加强学习共同体建设,引导学生互助合作,形成良好学习氛围与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应注重自身专业成长,主动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与方法,反思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与德育工作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资源,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效能与质量

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效能与质量,关键在于充分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家校协同育人,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同时向家长传递科学教育理念,建立家校互信关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实现教育价值观趋同与教育行为一致。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接受社会实践教育;邀请社区人士走进校园,开展职业体验、传统文化等主题讲座,丰富德育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场所,为班级活动提供空间支持;协调各学科教师力量,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丰富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形式,增强教育感染力。班主任还应善于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色与传统,开发富有针对性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实效性。同时注重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与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应建立班主任专业发展机制,定期组织培训、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科学评价班主任工作成效,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构建校际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校班主任间交流互鉴,共享优秀管理经验与德育方法。充分利用各类德育基地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科学精神熏陶。整合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辨别能力。

结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方法整合资源。通过剖析当前面临困境与挑战,班主任应明确自身定位,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构建民主平等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效能,关键在于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未来小学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反思创新,努力开创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莫志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华石镇中心小学;,2021:985-986.

[2]王财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20-21.

[3]刘清鸾.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有效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2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