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视野下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研究
郑萍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 355009
本文系2024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主题式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X24-100
摘要:本文聚焦跨学科融合视野下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实践探索,揭示当前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面临学科壁垒坚固、教师跨学科素养不足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探究提出构建以主题为核心、多元学科知识为支撑、情境创设为手段、学生参与为主体的跨学科融合英语教学模式,并探索优化课程目标整合、教师协同发展等实施路径。探究期望能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与跨学科思维水平。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跨学科教学理念日益受到关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通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重要趋势。初中英语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学科,具备天然跨学科特质,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实现与其他学科知识融通。探究立足跨学科融合视野,剖析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现实困境,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学情跨学科融合英语教学模式与实施路径,期望能够为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现实困境与挑战分析
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需要解决困境与挑战。表现为学科壁垒森严,跨学科融合理念难以落地。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学科体系,各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各自独立,教师习惯于专注本学科知识传授缺乏跨学科意识与合作精神。英语教学常局限于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联系,导致主题式情境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跨学科融合。与此同时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制约教学效果提升,初中英语教师普遍专业背景单一对其他学科知识掌握有限,难以准确把握跨学科知识联结点,设计跨学科主题式情境教学活动时存在畏难情绪。
而教学资源配置与评价机制不适应跨学科融合需求也是重要制约因素。现有英语教材虽然按主题编排,但主题内容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够紧密,跨学科素材欠缺;学校课程安排刚性较强,难以为跨学科主题式情境教学提供充足时间空间;教学设施配备未充分考虑跨学科教学需求,如多媒体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源等未实现跨学科共享与整合利用。评价体系仍以单一学科知识掌握为主要指标,忽视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致使教师教学倾向保守不愿冒险尝试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
二、构建跨学科融合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探索
构建跨学科融合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应秉持主题引领、情境支撑、学科交融以及思维拓展原则,形成问题导向—情境浸润—知识融通—语言实践—迁移创新五步循环模式。此模式突破传统单一学科界限,注重知识结构建构与学习方式转变,强调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又富含学科内涵情境,通过引入真实问题激发学习动机。教师需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跨学科学习任务,促进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并着力构建多维度资源整合机制,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有效联结;注重协同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灵活运用,增强学习体验与效果;推行动态生成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与跨学科思维协同发展,实现评价激励功能。
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mazing Science为例具体阐释此模式实施路径。该单元聚焦科技主题,教师应当巧妙整合物理、化学等学科内容,设计科技改变世界跨学科探究项目。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纪录片,引发思考:科技如何影响人类生活与环境?课堂上通过创设青少年科技创新展览会情境,各小组扮演不同国家科技展团队,用英语介绍具有本国特色科技发明;学生需查阅相关科学原理、历史背景等多学科资料,制作展示材料。教师适时引入目标语言点被动语态,学生在描述科技发明制作原理与应用过程中自然习得此语法结构。而通过科学家访谈环节学生运用学过语言进行角色扮演,深化对科学探究过程认识。学习后期引导学生分析科技创新带来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应用边界、基因技术监管等,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跨学科融合视野下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实施路径
优化跨学科融合视野下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实施路径应从课程整合、教学策略、资源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系统推进。先需构建学校层面跨学科课程整合框架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英语与其他学科在核心概念、关键问题上有机融合;同时建立教师协同发展机制,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展主题式情境教学集体研讨与共同行动。应当推进教学空间重组与资源优化配置,营造适合跨学科探究学习环境,建设跨学科主题资源库;还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思维发展。更要完善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全面发展。学校领导需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鼓励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反思改进;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在师资培训、课程指导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形成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实施良好生态环境。
以仁爱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为例具体阐释实施路径。基于该单元主题学校可以构建艺术与人际关系跨学科主题模块,将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跨学科教研团队共同设计友谊桥梁项目学习任务,通过整合各学科教学进度与内容为学生创设连贯学习体验。英语教师在讲授朋友间交流表达时,邀请心理教师共同开展人际关系与沟通艺术主题讲座,使语言学习与心理知识自然结合。学生分组完成世界友谊文化地图,探究不同国家友谊表达方式与文化背景,历史教师提供历史视角解读,地理教师指导地图绘制,形成多学科融合成果。课程设置上打破常规四十分钟限制,采用长短课时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方式为跨学科探究提供灵活时空;评价环节引入友谊故事英语短剧展演,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与音乐、美术、等多学科内容整合,创作演出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故事,教师从语言运用、艺术表现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论:跨学科融合视野下初中英语主题式情境教学探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分析现实困境构建科学教学模式,优化实施路径,能有效突破传统英语教学局限,促进学科间知识融通与能力迁移。实现真正意义跨学科融合需要教育理念转变、课程体系重构、教师能力提升、评价机制改革等系统工程协同推进。未来探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特定主题跨学科融合实践路径、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多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 余素琴.浅谈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之研究[J]. 2024.
[2] 姚美丽.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J].初中生世界, 2024(44).
[3] 黄安安.基于跨学科理念的初中英语主题活动教学实践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