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双语榜样”教学实践新探

作者

汪策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实验小学 邮编:467000

摘要:当前“双语榜样”实践中教师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德育元素融入不够,评价体系缺乏对品德成长的关注,以德育为导向的双语榜样构建策略:一是遴选具有正向价值观与跨文化视野的榜样人物,用中英双语故事和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二是将品德教育目标与语言学习目标同步设计,借助榜样精神开展情境化口语与听力活动;三是整合多元资源,打造德育渗透场景,如“榜样分享会”“价值观探讨角”等;四是构建兼顾语言能力与品格成长的多维评价体系,实现过程性和结果性双重监测。

关键词: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实践

引言:在“双语榜样+德育”模式下,教师是示范者更是品格的引领者,课堂上通过榜样人物的故事讲述、角色扮演与价值观讨论,将诚信、坚韧、合作若干核心品德渗透于听说读写各环节;课外可依托“榜样分享会”“价值观探讨角”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内化优良品质。

一、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的实践困境

当前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实践中面临多重困境,制约着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语言示范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自身英语发音不够标准,语言使用不够地道,难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许多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对“双语榜样”理念理解不深,导致课堂应用流于形式。教学资源支撑不足,优质音频材料、视频素材、互动课件等配套资源匮乏,使教师难以构建丰富多彩语言环境。课堂应用方式单一,大多停留于简单对话模仿层面,缺乏情境创设与深度交际活动设计,学生参与度不高,语言输入输出不平衡。

家校协同机制不畅通,学生课外缺乏语言实践机会,课堂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应用于日常生活,形成学用脱节现象。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分注重书面测试成绩,忽视学生听说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培养,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双语榜样”教学成效。学情差异性挑战突出,班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距大,教师难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基础好学生获益匪浅,而基础薄弱学生则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采取多维度创新策略予以破解。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校本培训、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教师英语语音准确性与表达流畅度,增强教师对“双语榜样”理念认识深度与实践智慧。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听说领先,读写跟进教学路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分层任务,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自然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巧妙融入歌谣、游戏、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降低情感障碍。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淡化唯分数论倾向,注重过程性评价,设计语言运用任务,引入自评互评机制,全面考察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入真实地道语料,创建英语活动角、英语图书角等实体学习空间,拓展课堂边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激活学生多感官体验,促进语言习得。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指导家长正确参与辅导,创造良好家庭语言环境。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习信心。

以外研版(主编:陈琳)四年级上册Module4 Unit2 How much is it?为例,教师通过“双语榜样”教学策略引入人物榜样精神进行德育渗透。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收集中外杰出人物故事材料,如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和残疾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并结合购物情境准备相关实物或图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用双语讲述杨利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付出才有收获”的价值观,自然过渡到购物话题——物品价值与付出的关系。主体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海伦·凯勒如何在重重障碍下学习语言的故事,启发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培养坚韧品质。随后在价格询问对话练习中,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在语言学习中融入诚信、珍惜、感恩等品德教育。课堂尾声安排“价值观探索”环节,学生讨论“除了金钱,生活中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价值”,并用简单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的发展路径

推动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整合多元资源,拓展应用空间。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开发英语文化体验课、英语戏剧课等特色课程,为“双语榜样”教学提供广阔实践平台。鼓励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校本教材,确保内容符合认知规律与兴趣需求。打造英语活动品牌,定期举办英语节、英语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学习成就感。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常态化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开发微课资源库等数字化产品,实现课内外无缝衔接。构建区域协同机制,推动区域内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组织教师跨校教研活动,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以外研版(主编:陈琳)五年级上册Module6 Uni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为例,教师整合多方资源拓展教学空间。融入榜样教育。课前通过校区域联盟平台收集体育名人事迹资料,如奥运冠军苏炳添、残奥会冠军张海迪等榜样人物的成长故事,设计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案。课堂伊始展示体育榜样“永不放弃”的精神视频,引导学生用双语讨论这些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师用英汉双语讲述张海迪如何克服身体障碍学习多种语言的故事,自然引入目标句型,传递“坚持就能成功”的价值理念。开展“榜样力量”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说出他们擅长的技能,用目标句型表达。组织“我的榜样我的梦”小组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榜样精神。课后组织“榜样故事大搜集”,引导学生用英语记录家乡榜样人物故事;结合学校体育节,开展“向榜样致敬”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榜样精神。

结论:小学英语“双语榜样”教学是当前基础英语教育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分析当前实践困境,提出创新策略与发展路径,旨在促进教学模式优化升级。未来“双语榜样”教学实践应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强化跨学科融合,构建开放包容学习生态。教师需不断反思实践,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双语榜样”育人价值,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蕉.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路与策略——"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经验[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5):13-14.

[2] 冯琴.浅谈小学英语双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 2015(12):2.

[3] 毕思园.双语教育下的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师), 2021, 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