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作者

苏磊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臧屯镇关家务中心小学 邮编:065900

标明: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主持人:苏磊,课题编号:2023270)的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聚焦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减负增效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发现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活动枯燥等困境。文章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趣味化教学内容以及分层设计作业量等策略,构建了多元评价机制巩固教学成效。科学减负不仅能缓解学生压力,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减负增效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减负增效成为基础教育领域重要议题。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为启蒙教育关键环节,其教学质量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农村数学课堂普遍存在机械训练过多、学习压力过大等问题,致使学生兴趣减弱,学习效果不佳。希望能够探索适合农村实际情况数学教学策略,通过科学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一、把握课堂教学现状,明确减负增效的实践需求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与生活化,较多教师过分注重知识讲解与题海战术,忽略数学与生活联系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普遍存在数量过多、重复性强以及难度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靠试卷成绩评判学习效果,忽视过程性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部分家长受传统应试观念影响,盲目增加课外补习与练习量,加重学生负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所以需要探索契合农村教育实际减负增效策略,既能科学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乐趣,培养积极学习态度与良好思维习惯。

二、优化教学设计方法,探索减负增效的实施路径

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感受数学概念,建立知识联系。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通过趣味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压力。注重操作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加深对概念理解。精选习题,摒弃重复无效训练,确保每道题目均有明确训练目标。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供适合难度任务,使每位学生均能获得成就感。注重数学思维培养,引导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而非简单计算训练。重视课堂即时反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减少课后补救性练习需求,避免额外负担。通过这些措施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升学习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课为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填鸭式讲解方式。课前准备各种常见立体物品,如足球(球体)、积木(正方体)、饮料瓶(圆柱体)等。课堂伊始开展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寻找教室内符合特定形状物品,建立形体概念与现实联系。接着进行摸宝贝活动,学生闭眼通过触摸辨别不同立体图形特征,加深感性认识。然后组织分类整理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形状特点将物品分类,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开展创意搭建,利用积木等材料自由搭建结构,激发创造力。在作业环节教师不布置大量重复性练习,而是请学生回家寻找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物品并记录,使知识延伸至课外。课程结束前,通过简单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关键问题现场解答,避免学生带着疑惑回家。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习得立体图形知识,既减轻负担又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

三、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巩固减负增效持久成效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教师评价内容应全面化,不仅要关注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视学习态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评价主体应多元化,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反映学习状况。评价方式应多样化,通过观察记录、作业分析、活动表现以及口头反馈等多种途径收集评价信息。评价目标应个性化,根据学生起点不同,注重个体进步与发展,避免横向比较造成压力。评价结果应激励性,以肯定鼓励为主,强调发现优点与进步,建立学习信心。评价反馈应及时性,问题发现即时指导,防止错误理解固化。评价应用应指导性,通过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策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实施全过程多角度评价方案。课前,设计前测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课中,通过情境游戏小兔吃萝卜引入计算问题,学生用小棒摆数学模型进行操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时使用观察量表记录各小组合作情况与解题策略,发现典型问题立即点拨。对于发现凑十法计算策略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对于遇到困难学生提供适当提示,待其独立完成后予以肯定。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说出今日收获,自评学习状况。课后作业设置三个层次:基础题保证所有学生能完成,提高题供中等水平学生挑战,拓展题鼓励优秀学生思维延伸。作业批改采用评语反馈代替单纯分数,指出亮点同时提出改进建议。每周组织数学小擂台活动,学生展示不同计算方法,互相评价学习。月末完成成长档案,记录学习过程与进步点,让家长了解孩子全面发展情况,消除唯分数论顾虑。这种评价机制既减轻考试压力又全面反映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

结论: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减负增效不仅关乎学生学习质量,更影响农村教育整体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策略,包括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实施趣味化教学内容、分层设计作业、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科学减负能有效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增效能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未来应进一步关注信息技术与农村数学教育融合,探索更符合时代要求减负增效新路径,为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绍峻. 让信息技术成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新手段[J]. 中外交流,2021,28(10):176-177.

[2] 刘志华.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探究[J]. 互动软件,2020(4):467-468.

[3] 俞芳. 让学生在乐、实、活的数学课堂中减负增效——对于小学低学段计算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教育界,2024(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