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刘畅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湖南省长沙市,410100

作者简介:刘畅(1990.05—),男,汉族,湖南浏阳人,本科,研究方向:政工师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宣传)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融合更加深入,新闻传播呈现出多平台、广域化的新特点,给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多新思路,应当加强论证和运用。本文聚焦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新闻宣传现实问题,对其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可行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提出坚持内容为王守好创新底线、创新宣发方式搭建立体矩阵等建议,希望能为中职学校新闻宣传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

引言: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多重责任。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升级步伐加快,社会各界对于中职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闻宣传部门作为中职学校对外沟通表达的窗口,面对的融媒体宣传环境也更加复杂。如何在新闻宣传中渗透更多正能量内容,如何利用融媒体优势驱动新闻宣传创新发展,成为了学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有必要探讨分析。

一、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潜在挑战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体壁垒逐渐消融,学生可以通过更加多元的渠道获取信息,信息来源良莠不齐,内容更是鱼龙混杂,一些虚假和错误的信息混在其中,很容易挤压官方新闻的话语权。再加上校报、广播等传统宣传模式的影响力弱化,很多学生、教职工偏好从短视频、社交媒体中获取碎片化的新闻内容,对单向宣传模式的接受度也在降低。对外宣传上,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负面舆情发酵更加迅速,如果舆情监测、新闻宣发不够及时,很容易损坏学校形象。

(二)现实机遇

融媒体时代中中职学校可选的新闻宣传渠道和路径更加多样,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校新闻可以更加快捷、迅速地触达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比如家长、企业、社会公众等,借助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精准推送,这对于扩大新闻宣传影响力,塑造良好学校形象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遇。且融媒体环境中,新闻宣传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学校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内容宣发政策文件,还可以制作短小精悍、生动立体的短视频,用于展现优秀毕业生案例、技能大赛成果等,新闻接受度更高。

二、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一)坚持内容为王,守好创新底线

优质的新闻内容是塑造中职学校形象、提升中职表达力及影响力的核心所在,因此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创新时,务必要守好底线,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生产有温度、有内涵的新闻素材。新闻撰稿环节,要尽可能保证真实客观、高度可信,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筛选优质信息,避免混入虚假不实的新闻内容。新闻主题也要贴合中职学校的主体特色,要与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方针政策等深度结合[1],让新闻宣传服务于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于学校口碑形象的塑造。对于学校组织的校企合作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新闻宣传者也要及时采集现场图文、视频素材,做到当天出稿,即时宣传,切实提升时效性。

(二)创新宣发方式,搭建立体矩阵

融媒体技术是在现代网络科技、信息科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倡导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深度交融,以扩大宣传覆盖范围,提升新闻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新闻宣传也应当呈现出多元渠道、立体传播的特点。要利用好校园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平台,通过广播开展正面宣传,播报内容涵盖技能大赛、资助政策、名师和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增进学生了解,提升认同感。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平台进行教学、科研等主题新闻的传播公示,方便教职工及时查阅。省市教育网、成教网,以及微博微信官方号等,同样可以成为立体矩阵一环,促进宣传范围扩张。

(三)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创新能力

新闻宣传团队是运用融媒体技术传播中职新闻、塑造学校形象的一线力量,其素养能力直接影响创新宣传质量,所以未来发展进程中,中职学校还需要重点加强团队建设,增强人才的创新宣传能力。要加快完善新闻宣传培训计划,在培训内容中增加新闻采编、审核、分发、运营、互动等内容,打造一支文化水平高、敏感性强、工作把握准确、能适应新闻宣传工作需要的“笔秆子”队伍[2]。培训方法上也要打开思路,邀请专业的职教新闻工作者来校开办讲座,面对面解决融媒体宣传活动中遇到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问题。后期也要加强内部交流沟通,通过优秀案例分享、新闻撰稿点评润色等积累经验,强化行文撰稿能力。

(四)创新话语表达,迎合融媒特征

融媒体时代新闻表述呈现出碎片化、快节奏的特点,表达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与网络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运行机制有很大关联,未来中职学校新闻宣传创新期间,同样要把握这种趋势,积极地创新话语表达,切实迎合融媒特征。在文字性内容的表述上,要做到简练、易懂,擅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网络流行语,穿插形式多元的图片、短视频等,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精准和快速地了解新闻内容。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新闻语境选择差异化的撰稿风格和思路,有关政策、制度的新闻宣传上,用语要准确、严谨,有关社会热点的新闻宣传上,则要融合正能量,发挥引导、号召作用,赋予新闻素材更多内涵和温度。

三、结束语

融媒体时代中职学校面对的新闻宣传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潜藏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加多样,宣传工作中应当加以重视,主动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争得更多话语权。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守好宣传创新的底线,为学生、职教行业提供时效性强,且真实、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素材,通过校园广播、官网等渠道进行跨平台立体化分发。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创新话语表达,配合更加完善的制度、技术保障机制,为中职新闻宣传工作高质量转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志军,黄之晓.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新闻宣传的创新策略研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8 (26): 50-55.

[2]王正. 融媒体背景下中职新闻宣传的提质与增效——以宁波W学校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 (08):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