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藏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与价值

作者

平措斯达

西藏措美县哲古镇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856900

摘要:本论文深入探讨藏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与价值。通过明确群众文化的定义,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农牧民群众、藏文化的紧密联系,阐述藏文化在丰富中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与旅游发展、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西藏乡镇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藏文化;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农牧民群众;应用;价值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重要性作出了深刻阐述。在西藏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藏族人民数千年的智慧、信仰与情感。对于西藏乡镇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而言,深入挖掘和利用藏文化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使命担当,更是满足藏区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当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群众文化的定义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自发组织、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及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它具有群众性、自发性、娱乐性、普及性等特点。正如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群众文化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涵盖了文学艺术、传统习俗、民间技艺、群众体育等多个领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藏区,群众文化以藏文化为核心,体现出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从牧区的打奶歌、放牧歌,到农区的春耕启动仪式、望果节,再到农牧区共有的锅庄舞、唐卡艺术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构成了藏区群众文化的主体,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农牧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藏区,农牧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核心参与者和受益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农牧民群众不仅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西藏牧区和农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打奶歌、挤奶歌、放牧歌、春耕启动仪式、打麦歌等,都是农牧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些文化活动反映了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离开了农牧民群众,这些独特的文化活动将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农牧民群众可以缓解劳作的疲劳,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例如,在藏历新年期间,农牧民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参与传统的庆祝活动,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各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离不开藏文化

藏文化是藏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根基和灵魂。西藏农牧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藏文化,这些文化贯穿于农牧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牧区,黑帐篷、牧业生产工具以及独具特色的放牧歌、打奶歌等,构成了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牧业文化。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是牧业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宝贵资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组织牧业文化展览、举办放牧歌比赛等活动,让农牧民群众在参与中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文化。

在农区,春耕启动仪式、望果节、打麦歌等农业文化活动,承载着藏族人民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农牧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性。

五、藏文化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价值

(一)丰富中华文化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语言、文字、艺术、习俗等,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藏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用藏文记录的大量历史文献、宗教经典、文学作品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唐卡艺术、藏医药学、藏族建筑等领域的杰出成就,都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所说:“藏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

(二)丰富群众精神文明

藏文化的“大五明”和“小五明”,对丰富群众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藏民族所倡导的慈悲、善良、宽容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藏族人民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藏族的民间故事、诗歌、传说等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例如,《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的史诗,通过讲述英雄格萨尔王的传奇故事,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勇敢、正义和爱国精神,成为激励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藏文化中的传统习俗和礼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在藏区,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是重要的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通过家庭、社区和文化活动代代相传。例如,在过林卡等集体活动中,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美食和欢乐,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社会凝聚力。同时,藏文化中的节庆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释放压力的平台,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增强民族团结

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藏文化中的艺术、建筑、宗教等元素,常常成为各民族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例如,藏式建筑风格在的广泛应用,以及藏文化在不同民族中的传播,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交流。通过弘扬藏文化,可以进一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结氛围 。

(五)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

藏文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唐卡、藏毯、藏香等具有浓郁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成为重要的特色旅游商品。以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如传统的雪顿节、雅隆文化节、参观藏文化景点、体验藏族民俗风情、欣赏藏戏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其中藏文化旅游项目功不可没。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六、结论

综上所述,藏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群众文化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藏区以藏文化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离不开农牧民群众,更离不开藏文化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藏文化在丰富中华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与旅游发展、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费孝通.文化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3]王尧.藏文化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