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设计:大雁归来

作者

蒋天娇

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

【课标分析】

学科概念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大雁归来》属于文学阅读单元,是一篇自然观察散文。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自然观察类散文,把握其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素养培养要求

1.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文本。

3.审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4.文化自信: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学业要求

能够独立阅读不少于1200字的文学作品,阅读速度不低于300字/分钟。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够品味精彩语句,学习写作手法。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观察自然,感悟生命”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活动体验”的教学模式。整体思路如下:

1.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雁迁徙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

3.重点研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5.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收获,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利奥波德及其作品特点。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中描写大雁的语句所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圈点勾画等方法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3.学习科学观察、记录的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大雁的情感,体会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观察大雁的科学态度和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雁迁徙视频、课文重点段落展示)

2.学生学习单

3.作者及作品简介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大雁迁徙的视频,配以音乐。

2.提问:同学们,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写大雁的。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利奥波德及其生态保护理念,重点了解其《沙乡年鉴》的创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o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o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o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子

2.检查朗读效果,指导正音。

3.学生分享概括的主要内容,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为深入理解做准备。

(四)重点研读

1.研读描写大雁的语句:

o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大雁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o学生圈点勾画,小组交流

o重点品析:

“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 200 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

冲破了 3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分析写作手法:

o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描写大雁?

o这些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o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五)情感体验

1.文中作者表达了对大雁怎样的情感?

2.这种情感体现在哪些语句中?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六)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你观察过哪些自然现象?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收获

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o仿写练习:观察一种生物,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描写文字

o阅读《沙乡年鉴》的其他篇章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作者:利奥波德(美)

大雁归来——春天来临(象征意义)

细致观察——科学态度

深厚情感——热爱自然

【教学反思】

通过《大雁归来》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审美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自然观察散文这种文体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在把握作者科学观察态度和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写作特点方面。为此,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视频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培养思维能力,重点语句品析提升鉴赏水平。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对大雁的深厚情感时,他们对于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的认识也随之提升。然而,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学生自主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自然之美,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