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现状研究
池文轩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幼儿园 200240
摘要:幼儿园和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儿童思维模式、学习习惯以及社会性品质都面临着挑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探究了中国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调查150名幼儿园家长和深入访谈6名代表性家长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形式化、单向性等问题,影响了幼儿园到小学幼小衔接的效果。本研究旨在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注意,加强家园合作,共同致力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长;幼儿园
引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童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解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根据《关于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们的成长需求相悖,过早地传授课程内容,加强知识技能的培养,使得“小学化”的偏离性越来越明显,从而损害了孩子们的童真,也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当前幼儿园幼儿幼小衔接的基本现状和所需关键素质,从家长视角出发结合幼儿园园方和教师的教育策略与活动方法,并将三年的保育教育工作融入幼小衔接内容,以期帮助幼儿全面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某区的两所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的采集地。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各年龄段幼儿家长,共计150名家长。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6份。为了更细致化调查内容,在问卷发放对象中挑选出小班,中班,大班家长各 2 名,共 6 名。针对“对幼小衔接的了解程度”和“家长对辅导幼儿采取的方法”两个话题进行深度的访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
1 研究结果
1.1家庭背景与个人情况
调查人身份和幼儿的年龄阶段是了解幼小衔接教育最基本的因素。从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人是孩子的父母,占比超过80%。其次是爷爷奶奶,占比约18%。这说明家长们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关注度很高,他们非常关心孩子的入学准备和未来的发展。
在访谈中,一些家长也提到了他们个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这其中不乏有经过大量学习和思考的家长,他们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非常清晰和具体。这些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对其他家长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1.2幼小衔接认知水平及重要性认知
了解幼小衔接教育的概念和认知水平是家长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问卷结果显示,非常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家长已经超过半成。这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知名度已经比较高,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但还有部分家长可能知之甚少。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仍需进行推广。
所以,了解幼小衔接教育的概念和认知水平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可以为孩子们的教育成长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1.3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能力培养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家长们普遍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生活习惯是家长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其中有64.38%的家长认为生活习惯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他方面,60.96%的家长认为兴趣学习方法是重要内容,48.63%的家长则认为社交性交往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41.1%的家长认为基础知识学习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语言表达,31.51%的家长认为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访谈中,也有一些家长谈到了他们担心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书写能力较弱、倾听习惯较差、规则意识淡薄等。希望幼儿园为进入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教授学习读、写、算的技能或人际交往的能力。
1.4家长教育态度和行为
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持有着多种不同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其中,35%的家长选择一对一家教,30%的家长选择找熟人帮助辅导,19%的家长则选择让孩子自己发展,14%的家长选择线上辅导。这表明家长们在为孩子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各有不同,需要针对个体需求进行量身定制。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持有多种不同的教育态度和行为。这反映了家长们在为孩子提供教育方式和手段上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我们需要重视不同家庭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实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2 分析讨论
2.1 家长对幼小衔接认知情况的分析
家长们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已经相当清晰和全面。他们既重视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幼小衔接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家长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家庭教育到教育资源的挑选,来积极支持孩子的幼小衔接教育。这种家长们的积极行动和信任,也进一步取得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认可和支持。这说明,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为幼小衔接教育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2.2 家长对幼小衔接态度的分析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普遍对幼小衔接持积极态度。因此,家长们可以以孩子的个人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和内容,并注重在教育中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合适的教育方式和质量,帮助孩子逐步成长为独立自主、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
2.3 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分析
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注重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在选择幼小衔接内容时会考虑孩子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并注重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2.4 家长对幼小衔接方式的分析
家长们对幼小衔接方式持比较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他们注重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教育,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 结论
通过对家长在幼小衔接现状的认知、态度、内容和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6.1幼小衔接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家长们普遍认识到这一点。
6.2家长们持积极态度,注重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6.3家长们注重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在选择幼小衔接内容时会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6.4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让孩子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5家长们强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6.6家长们持比较开放和理性的态度,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6.7家长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提供的帮助非常重要,不仅能够给孩子提供各种课程和活动,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孟润平.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甘肃教育, 2018(17):1.
[2]姜朝晖. "零起点"教学是治疗成长焦虑症的一剂良药[J]. 基础教育论坛, 2014(8Z):2.
[3]王娜. 近十年英法美幼小衔接的"立体式"教育现状[J]. 学园, 2015(28):2.
[4]叶榕.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开展策略 ——以永修县涂埠幼儿园为例[J].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2(7):2.
[5]李艳丽.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6]李静. 家园共育 携手同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 学苑教育.
[7]许静晔. 生态圈视角下幼小衔接的现实困境及突围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22.DOI:10.27149/d.cnki.ghdsu.2022.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