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策略
张昌其
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 邮编: 402760
摘要:本文从营造阅读氛围、拓展阅读方法、融合生活实践三个维度探讨如何激发三年级学生阅读兴趣。通过构建温馨舒适环境采用多样化阅读技巧,将阅读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阅读活动变得趣味横生且富有意义。文章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打造愉悦阅读体验,培养持久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阅读氛围;体验式学习;生活化阅读
引言: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重要途径,对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与综合素养培养具有关键影响。此阶段学生已掌握基本识字与阅读能力,但阅读兴趣持久性尚待培养。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深入文本世界,成为教师面临主要挑战。本文围绕阅读氛围营造、阅读方法拓展以及阅读生活化实践三方面,提出系统性策略,旨在帮助三年级语文教师更有效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过程。
一、营造氛围,构建兴趣
教师需要着力打造温馨舒适班级阅读环境,设置专属图书角,配备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书籍,按照不同主题分类摆放,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定期更新图书内容,保持新鲜感与吸引力。墙面可悬挂名人阅读格言、优秀作品展示栏等,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建立班级阅读仪式感如每周固定悦读时光,全班共同安静阅读,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培养规律阅读习惯。还可组织“我推荐,我喜欢”图书分享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书籍,分享阅读感受,激励互相借鉴。
挖掘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阅读吸引力如电子绘本、有声读物等,满足学生多感官学习需求。创设阅读激励机制也很重要,如阅读打卡、阅读之星评选、阅读护照等方式,记录学生阅读历程,给予积极肯定。家校合作也不可忽视,邀请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环境形成学校家庭协同育人合力。
二、拓展方法,丰富体验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教师应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丰富多彩教学策略。可从阅读前、中、后三个环节全方位设计,激发学习热情。阅读前引入趣味猜测活动,如展示课文插图或关键词,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增强期待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主动探究文本;采用导入小游戏,如头脑风暴、情景表演等,激活已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联结。阅读中实施多元阅读方式如默读感知内容、轻声朗读体会情感、分角色朗读增进理解;设计任务型阅读卡片,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形成清晰认知框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引入阶梯式提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理解文本内涵。阅读后,开展拓展性活动如改编故事结局、创作续写、角色扮演、辩论会等,深化理解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巧妙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设计谜语导入,出示与兔子相关谜语,激发学习兴趣;展示农田与兔子图片,创设情境引导猜测故事内容;提出你认为农夫能否不干活就获得食物引导思考问题。阅读初探环节,教师播放《守株待兔》动画片片段,仅展示故事开头部分,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默读全文,圈画不理解词语;接着组织词语接龙小游戏,加深生字词理解;再采用分角色朗读形式,感受故事情节变化与人物心理。深入理解环节,设计思维导图填空,梳理故事发展脉络;开展五个手指问答活动(手掌五指分别代表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培养概括能力;组织变色镜讨论——以不同角色视角看待故事,培养多维思考能力;进行辩论风暴——守株待兔行为是否可取,锻炼批判性思维。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创作农夫日记,想象故事后续;开展成语接龙活动,了解更多类似寓言故事。
三、融合生活,延伸阅读
教师应积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阅读实用价值。可通过建立生活化阅读素材库,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类文字材料如食品说明、广告标语、使用说明等培养实用性阅读能力。开展校园实景考察,结合相关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建筑、景观等,加深文本理解。组织社区参观活动如走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场所等拓宽视野,丰富阅读体验,设计家庭阅读任务,鼓励亲子共读,增进亲情同时培养阅读习惯。开展小小调查员活动围绕课文主题进行社会调查,锻炼信息收集能力;举办主题读书节如春天读书节,集中阅读与季节相关书籍,感受自然与文学美。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火烧云》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创新设计多种生活延伸活动,使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生活。课前教师需要发起云朵观察员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天空云变化并用手机拍摄不同形态云朵照片,建立班级云朵图库。制作天气日记记录一周天气变化,培养持续观察习惯收集与云相关诗句、谚语,感受文学魅力。课中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回忆曾经看过火烧云景象,描述当时感受。组织云朵联想游戏,说出云朵让他们联想物品或形象,激发想象力,进行气象小主播活动模仿电视天气预报员,介绍当天的天气情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后组织自然探索小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傍晚天空,亲身体验火烧云美景,对照课文感受作者细腻观察与生动描写。举办云朵艺术展鼓励学生用绘画、剪纸、彩泥等多种方式创作云朵作品,表达审美情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火烧云》不再只是课本文章而成为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美、表达美重要桥梁使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精神食粮。
结论:激发三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环境营造、方法创新、生活融合多角度进行策划实施。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书香环绕温暖,通过将阅读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与素养。教师应担任引路人角色,耐心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内在阅读动力,培养他们终身阅读习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阅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教师需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路,运用现代手段使阅读教学焕发新活力。当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部分,阅读能力提升、知识面拓展、思维品质提高等目标才能水到渠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尼玛卓玛.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初探[C]//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3.
[2] 季月月.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21.
[3] 陈德江. 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J]. 电脑校园,2019(9):454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