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
李雪
四川省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安友谊锦艺学校 638000
一、新课标理念概述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这一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遵循规律: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3. 贴近生活: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4. 多元评价: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导向: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确保作业内容与教学主题高度相关。
2. 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3.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方式完成作业,提高实践能力。
4. 创新性:鼓励作业形式的创新,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础型作业设计
基础型作业是单元作业设计的底层,其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这类作业的核心在于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基础型作业,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和复习,从而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1. 知识点梳理:通过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型,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单元中的基础知识点。这些题型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案例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发展型作业设计
发展型作业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的结构化。这类作业应注重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知水平。通过发展型作业,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议题讨论: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辩论,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议题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2. 思维导图制作: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记忆。思维导图的制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组织和规划能力。
(三)拓展型作业设计
拓展型作业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培养。这类作业应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拓展型作业,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社会调查:设计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社会调查任务,如调查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网络道德状况等,要求学生制定调查计划、收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项目式学习: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如策划一场法治宣传活动、制作一份道德教育宣传册等,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综合素养。项目式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友谊的天空”单元为例,设计以下作业,旨在通过具体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
(一)基础型作业
1.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巩固友谊的定义、特点等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和理解友谊的基本概念。
2. 选择题: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考察学生对友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题型能够帮助学生在选择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讨论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情感智慧。
(二)发展型作业
1. 议题讨论:围绕“网络交友的利弊”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2. 思维导图制作:要求学生制作关于友谊的思维导图,包括友谊的定义、特点、建立和维护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作业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系统化整理。
(三)拓展型作业
1. 社会调查:调查本校学生的交友状况,包括交友方式、交友数量、交友质量等方面,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交友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项目式学习:策划一场以“珍视友谊,共同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材料、组织活动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策划和执行一个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五、结语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官 丽 萍 . 初 中 道 德 与 法 治 个 性 化 作 业 设 计 探 究 [J]. 考 试 周刊 ,2021(57):109-111.
[2] 高 静 . 道 德 与 法 治 作 业 设 计 视 角 探 索 [J]. 小 学 教 学 参考 ,2020,924(03):53.
[3] 张雪颖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实效性提升的对策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