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郭文秀
敦化市实验小学 1337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高年级阶段更是学生从直观操作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核心时期。随着新课标对核心素养要求的逐步落实,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方式亟需转型,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形结合思想由于其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图形有机结合的特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极具操作性与实效性的思想方式。通过数形结合,学生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借助图形直观化表达,从而加深对数学关系和规律的理解,促进数学思维的迁移与创新。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与数形结合思想的适配性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已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推理的基础,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形象进行辅助理解。此阶段学生的数感逐渐增强,图形直观能力也逐步提升,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概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其认知发展的特点,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具体图形相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其理解深度与思维广度。数形结合思想正是契合这一认知阶段的重要工具,其将“数”的计算特性与“形”的空间特性有机统一,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结构,发现隐含规律,进而构建完整的解题逻辑。
二、数形结合在高年级典型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利用图形手段辅助理解抽象数量关系,二是借助数值分析指导图形结构优化。在“行程问题”中,学生往往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难以形成直观认知,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时间 - 路程图象,表示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位置与变化趋势,从而帮助其理解“相遇”“追及”的本质,进而构建解题策略。在“平均数”与“方差分析”相关问题中,通过数轴直观展示各数据点相对平均数的分布情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偏离情况与稳定性对比,从而更深入掌握统计意义。在“分数问题”中,通过图形如条形图、分数圆等表示具体分数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更清楚地认知比例与部分之间的映射关系,增强分数计算与应用的准确性。
三、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形结合策略的有效路径
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数形结合策略,教师需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评价机制方面进行系统布局。首先,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数形结合”点,如利用直观图示替代复杂公式推理,利用图形演示揭示函数关系,利用模型建构表达运算逻辑。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整合,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单元教学、知识拓展与综合应用中。其次,在教学组织阶段,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画—看—说—思”的图形生成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绘图、演示、讲解图形结构或演变过程,提升其空间想象与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除法”问题时,引导学生用图示表达“一个苹果被均分成几份,每人吃几份”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象理解“除法的本质”。
四、数形结合思想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
数学素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涵盖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觉、逻辑推理、抽象建模与解决问题等多方面核心要素。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工具,在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中具有多重功能。首先,数形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几何直觉。通过图形操作、图像转化、结构重组等方式,学生能在脑中构建清晰的空间模型,从而增强其在几何计算、图形分析中的精度与效率。其次,数形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面对复杂情境下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图形建模与数量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把握问题要素,提升分析能力与逻辑严谨性,最终找到合理的解决路径。同时,数形结合也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的生成。
五、推动数形结合思想常态化应用的保障机制建设
尽管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实施水平不一、理解深度不够、教师认知不足等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讲题—解法”为主线,忽视对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对图形的使用也仅停留在抄图或示意的表层,难以实现真正的“数形融合”。为推动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常态化、系统化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保障机制。第一,教师专业能力是关键。教师应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通过参加培训、研修、教研活动等方式深化教学理解,提升图形建模、可视化表达与教学策略设计的能力。第二,课程资源开发是支撑。教材编写与教学资源建设应更注重数形结合内容的渗透性与拓展性,提供丰富的图形建模任务、图示解题案例与跨学科项目,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模板与操作范式。
结论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教学中极具操作性与思维性的核心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育人功能。本文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分析其在典型问题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实施教学策略与育人价值,明确指出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多元的教学手段与系统的机制保障,推动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度应用与常态化发展。未来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重视思想方法的培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建构,让学生在“看得见的图”中理解“看不见的数”,在“数与形”的融合中提升“思与行”的能力,实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与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瑞新 .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N]. 山西科技报 ,2024-12-23(A07).
[2] 杨梅 .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09):116-119.
[3] 高凡萍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