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的实践探索
于晶
吉林省磐石市富太镇中心学校 132308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变革。“双新”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活动·探究单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存在困惑。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单元整体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单篇文本的深入解读,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则过于关注单篇文本的教学,缺乏单元整体意识,使得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 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语文知识繁杂且相互关联。单元教学能站在宏观角度,梳理出单元内各文本间的内在逻辑与知识脉络,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认知。而单篇文本解读则深入挖掘每篇文本的独特知识点与细节。二者协同,如同为学生搭建起知识的“脚手架”,先以单元教学勾勒框架,再用单篇解读填充细节,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从能力培养角度而言,单元教学通过设置综合性任务,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单篇文本解读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深度思考能力。
2 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优势
2.1 深化知识理解与迁移应用
单元教学从宏观层面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将单元内不同文本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例如在一个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中,学生通过单元教学能了解到不同体裁、不同时代文本表达爱国情感的共性与个性。而单篇文本解读则深入到每一篇具体文本的细微之处,剖析字词句段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当学生先在单元教学中对爱国主题有了整体认知,再深入解读单篇文本时,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中爱国情感的具体表现方式。
2.2 提升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单元内的多篇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对单元主题的全面理解。例如在古诗词单元中,学生要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如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这锻炼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单篇文本解读则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独特之处,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当两种教学方式协同进行时,学生的思维在宏观与微观之间不断切换,既能在整体上把握文本的脉络,又能在细节处发现新的问题和观点。
2.3 增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单元教学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环境。在一个以“科幻文学”为主题的单元中,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和展示,这种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单篇文本解读则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品味经典文本的魅力,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当学生在单篇文本解读中领略到文学的精彩之处后,会对整个单元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 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精准规划单元目标,统筹单篇教学指向
在开展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前,教师需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精准规划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是教学的总纲领,它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例如,在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单元目标可设定为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特点、掌握民俗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基于单元目标,教师要统筹安排每篇单篇文本的教学指向。每篇文本都是实现单元目标的载体,应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
3.2 整合单元文本资源,优化单篇解读路径
单元内的多篇文本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教师要善于整合这些文本资源,为单篇文本解读提供更丰富的背景和视角。可以将单元文本按照主题、体裁、写作手法等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间的异同点。
3.3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单篇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是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的重要桥梁。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例如,在“民俗文化”单元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俗文化调查与展示”活动,让学生分组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然后以手抄报、PPT、表演等形式进行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单篇文本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融合运用。
3.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协同教学效果
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包括对单篇文本的理解、对单元主题的把握、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新”背景下,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协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以活动·探究单元为例,通过单元整体规划、单篇文本解读、单元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反馈等实践策略,能够实现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然而,协同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J]. 杨璐嘉. 语文世界,2024(30)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J]. 戴冬梅 . 中学课程辅导 ,2024(29)
本文系吉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在研课题 :《“双新”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解读的融合互促实践模型研究》(立项编号 :GHYB2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