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续写中的情节构思与逻辑推进技巧探讨
杜云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057350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心已由传统命题作文逐步转向更具语境依托性的读后续写。该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所给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延展,不仅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调内容构思与篇章逻辑建构。相较传统写作,续写更突出对上下文关系的把握、人物心理与行为动因的判断,以及在有限字数中完成完整故事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面临“构思匮乏”“情节生硬”或“逻辑跳跃”等问题,影响表达效果与得分水平。因此,续写教学不仅需强调语言准确性,更应注重情节构思与逻辑推进的指导,使语言与内容实现有机统一。
一、续写情节构思的路径与原则
情节构思是续写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内容是否自然、完整的关键。高考续写题型多以叙事为主,其核心任务是围绕所给材料完成情节的延续与收束。构思应坚持“基于文本、合理展开”的原则,即所有情节设想都应立足于原文设定的环境、人物与冲突,避免脱离语境另起情节,或加入与原文无关的新内容。在构思路径上,须优先梳理原文故事线、人物情绪变化与未解决的冲突点,寻找可延展的叙事空白作为推进线索。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用“问题—行为—结果”的三段式结构思维,明确人物尚未达成的目标或尚未缓解的矛盾,并通过设计冲突推进、转折行为或解决方式完成内容延展。在此过程中,不宜盲目堆砌情节,应聚焦核心场景,保证故事发展具有内在连贯性。为防止续写流于模板化,教师还应强调人物性格与心理变化的合理性,使行为动因清晰、情节演进自然,形成逻辑与情感双线并进的内容建构。
二、逻辑推进在续写过程中的结构价值
逻辑推进决定续写内容是否具有条理性与说服力,是衡量一篇续写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体现在句子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更体现在情节演进中的因果关系与情感转折的自然呈现。高考阅卷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便是情节跳跃,学生忽视过渡与动因铺垫,导致“起承转合”脱节,使内容显得突兀。
逻辑推进可通过“线索主导 + 语义衔接”两条路径实现。前者围绕人物目标、心理或事件走向构建情节链,确保发展有方向;后者借助连接词、同义替换与照应手段维持语篇连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范文分析、结构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意识,理解“前因后果”“情绪递进”与“动机—行为—结果”的内在关系,提升语言组织与内容编排能力。
三、语言转换与内容过渡的表达策略
优秀的续写不仅情节合理、逻辑清晰,还需语言流畅自然。语言的过渡与表达策略在结构与内容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是推动续写连贯性的微观手段。续写写作不同于普通作文,它要求语言在准确性的基础上,保持与原文语体和人物风格的一致,避免语言风格突变或表达方式生硬的问题。
语言过渡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语篇连接的处理,如使用并列、转折、因果、递进等连接词强化句际逻辑;二是情绪与语义层次的推进,如从紧张到舒缓、从误解到理解的变化,可通过表态、感叹或情感描写实现情绪递进;三是人物语言与心理描写的协调表达,通过人称转换、时态统一与语调模拟,使语言贴近原文语境,增强代入感和延续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2“Bridging Cultures”中的“Welcome, Xie Lei!”一文,就提供了一个文化适应背景下的留学生故事,人物的文化冲突与情绪变化非常适合作为续写素材。学生可围绕其逐步获得理解与接纳的过程进行语言和情节的自然扩展,从而训练语言表达与内容逻辑的协同一致。
在教学中,可借助语段接龙、句式仿写、视角转换等训练形式,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迁移能力。同时引导其在表达中建立语言与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避免“语言准确但内容空洞”的现象。语言转换不仅关乎句法表达,更应服务于情节推进与情感传达,实现语言与内容的有机融合。
四、读写融合背景下续写教学的策略优化
在读写融合教学理念引导下,续写训练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阅读理解、文本分析、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联动发展。教师应从阅读理解入手,训练学生识别原文主旨、结构与情感线索的能力,为续写构思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情节模板、写作框架与范文改写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情节设计能力。
为提升学生对情节完整性的认知,可引导其分析优秀范文的铺垫、冲突与结尾逻辑,尝试复写与重构。教学中也可引入任务型写作,如“补写对话”“重写结尾”等任务,训练学生情节组合与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应注重在反馈中提供结构性建议,强化逻辑链与语言组织的同步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意识 + 语言意识”并重的写作模型。
此外,续写教学的优化还需关注评价机制设计。传统写作多以语言正确性与篇幅完整性为主,而续写应注重情节构思的合理性、逻辑推进的清晰度与语言风格的延续性。教师可设计分层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整体结构到语言细节逐步提升表达能力,增强续写教学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五、结论
高考英语续写题型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展示平台,更是学生思维逻辑、内容组织与情绪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情节构思的合理性与逻辑推进的连贯性直接决定续写的质量与层次。在教学实践中,应将续写任务融入读写融合体系,结合文本理解、语篇结构与语言表达进行系统训练。同时,借助具体教材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必二中有关文化适应与个人成长类篇目,为学生提供具象化的写作情境,提升其在真实语境中构思与表达的能力。续写教学不应停留于语言表层训练,而应成为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抓手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灿文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J]. 英语教师 ,2025,25(04):105-113.
[2] 刘金凤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青岛大学 ,2024.DOI:10.27262/d.cnki.gqdau.2024.001308.
[3] 方菊平 . 高考英语作文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18,(0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