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张进文
文县石坊学区东峪口小学 746400
引言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就变得十分重要。游戏化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的提高,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一、游戏化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目的是通过模拟游戏环境、规则和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它的核心特征是通过趣味游戏活动把枯燥无味的学习任务变成挑战与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实现学习目标。该教学方式既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又重视合作和竞争相结合,以角色扮演、比赛、任务完成等为载体,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与主动性。另外,游戏化教学还可以提供即时反馈来帮助学生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及方法,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通过对游戏设计、课堂情境等方面的持续优化,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其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一)课堂导入阶段的趣味引导策略
课堂导入作为学生步入学习状态的首要环节,其趣味化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研究证明:趣味化课堂启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与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展开学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有创见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枯燥乏味,促进学生情感的投入。
例如在 ⟨⟨1~5 的认识》一课教学时,老师可通过设计“数字寻宝”游戏事先把数字卡片隐藏于课堂的每个角落,同学们在找卡片和做数字匹配任务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宝藏”。该方法既能使学生在探求过程中深化对
数的理解,又能启发其探究精神和发展其主动学习能力。
(二)知识讲解阶段的情境游戏融入方法
在知识讲解阶段情境游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情境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和其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真实场景的仿真,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加法》时,老师可设计“商店购物”游戏,由同学们分组充当顾客和店员的角色,购买和付款物品,并计算出各自所购物品的总价格。通过这一实践操作学生既可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具体运用,又可以在互动和协作中进一步夯实加法和减法的理念,让学习内容更生动、更有趣、更增添了学习的现实意义。
(三)巩固练习阶段的游戏竞赛设计
巩固练习阶段的游戏竞赛可以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回顾并掌握已学内容,特别是借助竞赛这一富有挑战性、互动性强的活动,学生参与感、成就感均可提高,以促进对知识深刻记忆和运用。通过比赛,同学们既可以检查自己学习的成绩,又可以在竞争和合作中增强自信心。
复习《减法》一章时,老师可设计“减法挑战赛”, 由同学们分组进行比赛,通过速解减法题目而得分。比赛期间,当学生不断向自己及同伴提出挑战后,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与巩固减法操作方式,并且通过即时反馈来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减法操作熟练度。
(四)课堂总结阶段的角色扮演与任务回顾
课堂总结阶段作为同学们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的关键阶段尤为紧要。现阶段,教师可灵活应用角色扮演、任务复习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也可以在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中明显强化学生记忆效果。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实际行动,进而大大增强其实际体验感以及对于知识点敏锐度 [1]。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沟通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总结《加、减混合》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组织学生玩“数学的小侦探”,让他们根据课上所学的加法、减法知识做任务复习,发挥侦探作用,回答有关加减法的难题。该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混合运算的复习与巩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数学应用能力。
(五)学科融合视角下的跨学科游戏设计
跨学科游戏设计这一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几个不同角度上深刻认识与探究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各个学科间的畅通联系,又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 [2]。尤其在数学教育领域中,跨学科游戏运用更为重要。通过这种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更可以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之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老师可设计“数学的小工匠”游戏,由学生边做加法、减法边用手工艺品与数有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能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的认识,又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制作过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一跨学科设计在丰富数学教学形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索游戏化教学策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率。通过趣味引导、情境游戏、游戏竞赛、角色扮演和跨学科设计等策略,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以实现寓教于乐。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创新,游戏化教学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倩 . 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与效果 [J]. 家长 ,2024, (36): 46-48.
[2] 陈进文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J]. 新教师 ,2024, (10):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