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禾本科杂草防治技术
刘坤帅
河北省易县农业农村局 074200
随着远距离调种和机械化异地作业,近几年麦田禾本科杂草在保定市冬麦田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日益加大。由于禾本科杂草与小麦长相相似,不易区分,不同种类禾本科杂草在苗期也不易区别,给防治增加了难度。为了对禾本科杂草进行有效防治,提高小麦产量,近年笔者在本地小麦禾本科杂草防治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以供广大小麦种植户参考。
一、禾本科杂草种类及辨别
目前在保定市发生的小麦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雀麦、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等。从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来看,雀麦占第一位,其次是节节麦,看麦娘占第三位。不同的禾本科杂草防治用药不同,因此正确分辨禾本科杂草种类显得非常重要。
分辨方法:小麦播种后 35~40 天左右或者第二年早春,观察大田小麦长相是否一致,如果麦田的行间有比麦苗叶窄、分蘖多的苗,那可能就是禾本科的杂草。
然后再进一步分辨是哪种禾本科杂草。如果根茎部紫红色,叶面有白色绒毛,则可能是雀麦或者节节麦或者看麦娘;挖出一株,若根部有桶状的种子,是节节麦;如果有叶耳则是看麦娘;如果根茎处发白,但表面具柔毛,并且无叶耳,应是野燕麦。详情见下表。

二、防治方法
1. 防治策略
小麦禾本科杂草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重点对禾本科生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开展防治工作。通过种子精选、土壤深翻等农业措施减少越年生杂草传播和扩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化学除草对残余杂草进行防除。化学防除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密度和田间分布情况,科学选择药剂配方和施药方式,分类开展防治。
2. 防治适期
禾本科越年生杂草的防治适期在杂草分蘖期前,小麦 3 叶一芯,即杂草 1叶 1 芯 -3 叶 1 芯期。保定市以冬前 11 月上中旬,春季浇小麦返青水后(3 月底4 月初)为最佳防治时期。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 种子精选调换的麦种或有越年生禾本科杂草的自留麦种,在秋播前,应进行风选或筛选,剔除混杂的越年生禾本科杂草种子,以减缓越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扩散蔓延。
2. 轮作或土壤深翻 对于今年残留越年生禾本科杂草较多的麦田,或停播小麦,与春玉米进行轮作;或进行 30cm 的深翻,可有效降低越年生杂草的出苗率。深翻后,还需及时调查越年生杂草的发生情况,根据杂草发生密度确定是否进行化学防除。
(二)化学除草
不同的麦田,越年生杂草发生程度差异较大,且防除麦田越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的杀草谱相对较窄,若选择不对药剂,就会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根本无效,因此,需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田块实际发生的杂草种类、密度、分布及草龄,结合除草剂的杀草谱分析,以确定除草剂的种类、施药量和施药方式,分类指导防治。
1. 雀麦
药剂选择可选用 8% 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7.5-12.5 毫升 / 亩 / 茎叶喷雾,在小麦3 叶期后杂草3-5 叶期时,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进行喷药防治。
2. 节节麦
可选用 30 克 / 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30 毫升 / 亩。由于甲基二磺隆春天使用容易出现药害,原则上只能秋季使用,不建议春季使用。
3. 野燕麦
可选用 20% 炔草酯,每亩用量 16-22 毫升,兑水 25-30 公斤进行喷雾。或选用 10% 精噁唑禾草灵每亩50-60 毫升,茎叶喷雾
4. 看麦娘
可选用 15% 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30 克 / 亩,或 8% 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12.5 毫升 / 亩 / 茎叶喷雾。 施药时,要保证每亩药液量不少于 30 公斤,并且做到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小麦拔节后严禁施药
如雀麦、节节麦多的地块就应该用甲基二磺隆和氟唑磺隆以及这两种成分的复配;野燕麦、看麦娘,最好就用炔草酯和甲基二磺隆及这两种成分的复配。根据具体施药时期、气候条件、田间草情和标签推荐的制剂用药量等,确定每亩最佳用药量和对水量,并根据喷雾器的容量计算每亩用水桶数及每桶需加药量。一般背负式喷雾器每亩对水 25-30 升 ( 两桶 ),对水过多,会因雾滴从茎叶滚落到土壤中而降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对水不足,会因“喷不透”而导致受药不匀、除草效果降低。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 提倡冬前用药,春季用药在小麦浇返青水后。2. 冬前低温霜冻期及春季小麦拔节期禁止使用3. 田间喷药量要均匀一致,严禁“草多处多喷重喷”,多余药液不要集中
喷在田边地头4. 采用二次稀释配制药液5. 除特别推荐桶混产品外,原则上不建议与任何其他除草剂、杀虫杀菌剂、
叶面肥等混用6. 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
作者简介:
刘坤帅 易县农业农村局 邮编 邮箱 guoquanlong@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