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维度探究

作者

王德华

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初级中学 408500

时代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领域核心议题。其聚焦于培育学生适应终身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学生未来筑牢根基。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黄金期,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其教学能力关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故而,构建契合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明晰评价维度,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准、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关联

(一)核心素养为教学能力评价指明方向

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衍生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为教学能力评价锚定方向。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需以此为纲,保证教学精准培育核心素养。像教学设计能力评价,就需考量教师能否规划出助力学生养成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与活动。

(二)教学能力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保障

教学能力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引领教师主动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精准对接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借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可及时察觉教学问题与短板,给予针对性反馈建议,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更高效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二、当前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理念滞后

部分学校的教学能力评价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理念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维度单一

现有的教学能力评价往往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育人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少。评价维度的单一性导致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评价主体局限

传统的教学能力评价主要由学校领导和同行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较低。评价主体的局限使得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不能充分反映教师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表现和学生的真实感受。

(四)评价反馈不及时

一些学校在教学能力评价结束后,不能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或者反馈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改进建议。这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问题和不足,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维度构建

(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初中教师需具备全面且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学科知识层面,要深耕学科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把握发展趋势,精准清晰传授知识,并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以拓宽学生视野。教育知识方面,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洞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依此设计教学方案、选用教学方法策略[1]。教学技能上,涵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等技能,还能熟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在线教学等,提升教学趣味性与实效性。

(二)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成效至关重要。目标设计上,需紧扣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凸显核心素养培育。内容设计方面,要合理挑选与组织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融合,保证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还需依据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材适当加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活动设计则应多样化,如开展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激发兴趣与主动性,培育合作与创新精神,且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涵盖多方面关键要素。课堂管理能力上,需营造有序课堂秩序,引领学生踊跃投入学习,妥善应对突发状况,维持课堂稳定且活跃,留意学生学习状态与情绪波动,适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教学引导能力方面,要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思索、积极探究,培育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借助提问、启发等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2]。教学互动能力上,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尊重其观点想法,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并引导学生互动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意义重大。评价理念上,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不局限于学生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与进步,以评价激发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方法层面,需采用多样化方式,涵盖课堂表现、作业、考试、项目等评价,全面客观反映学习状况,且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结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反馈方面,要及时精准反馈结果,让学生明晰自身优缺点,依据评价给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助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实现学习进步。

(五)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在教学理念创新上,需紧跟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持续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敢于挣脱传统教学桎梏,大胆尝试新理念与思想。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质,灵活运用项目式、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趣味性与实效性 [3]。教学资源创新上,积极挖掘和利用网络、校本等资源,结合学科与学生需求,创作特色教学课件、案例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六)育人能力

育人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在思想品德教育上,要把其融入教学全程,借学科教学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与良好道德品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密切留意学生心理状况,迅速察觉心理问题与困惑,借助开展相关活动及心理咨询,助力学生化解难题,提升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生涯规划指导中,要助学生认知自身兴趣、优势与职业倾向,引导制定合理生涯规划,提供信息建议,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四、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属于系统性工程,需从多维度综合考量。构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创新及育人能力这六个评价维度,能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初中教师教学能力。此外,要持续更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反馈,借评价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初中教育在核心素养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未来研究还需深入探索怎样更优地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教学改进与学校教学管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丹 . 初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现实叩问与改进策略 [J]. 课程教学研究 , 2021, (10): 21-26.

[2] 常格红 . 浅析现代初中教师的评价素养 [J]. 考试周刊 ,2021, (38): 102-103.

[3] 薛博文 . 初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