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黄炎培职教思想引领下“ 大国工匠” 型电商人才培育路径探究

作者

牛成英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一、“ 大国工匠” 的基本内涵

(一)核心精神内核

“大国工匠” 的核心精神内核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专注执着是 “大国工匠” 不可或缺的品质,它体现为一种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现代社会,这种专注执着的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芒;精益求精是 “大国工匠” 对工作质量的极致追求。它要求从业者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追求卓越是 “大国工匠” 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它意味着不局限于现有的成就,勇于挑战更高的目标;守正创新是 “大国工匠” 在传承与发展中的智慧体现。守正是指坚守传统工艺的精髓和职业道德,创新则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理念和技术,推动行业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推广和营销,这也是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二)数字经济时代对“大国工匠”赋予的新特征

数字经济时代,“大国工匠”呈现出新特征。跨界融合能力成为必备素养,电商运营者需兼具平台操作、营销、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知识;数字化思维是核心思维方式,从业者需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如电商商家利用消费数据精准营销;同时还需具备快速学习与适应能力,以应对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此外,数字时代的 “大国工匠” 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新的平台、新的工具、新的模式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从业者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适应行业的变化。

(三)“大国工匠”型人才在电商领域的独特体现

电商领域的 “大国工匠” 表现突出。平台运营中,工匠型运营者精准把握平台规则,优化店铺细节以提升转化,通过分析用户行为优化运营策略;直播带货场景里,工匠型主播兼具沟通技巧与产品认知,能专业解答疑问并营造良好购物氛围。

二、黄炎培职教思想在高职院校“ 大国工匠” 型人才培育中的重要性

(一)“手脑并用”思想的实践价值

黄炎培的 “手脑并用” 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对于培养电商学生的实操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电商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教学中需同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如网络营销课程中让学生实际搭建营销网站;通过实训课程、企业合作项目等,助力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运营技能,了解行业动态。

“手脑并用” 思想还能够助力学生将电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营技能。电商运营涉及平台操作、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实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训课程、组织电商创业项目、与电商企业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项目,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学到实际的运营技能,还能够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敬业乐群”思想的育人作用

“敬业乐群” 思想在培养电商学生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电商行业团队化工作模式。“敬业”强调的是电商行业从业者必备的职业操守,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需要从业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乐群”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电商行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如运营、设计、客服、物流等部门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商项目。

“敬业乐群” 思想教育学生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又引导学生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

(三)“谋个性之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黄炎培的 “谋个性之发展” 思想强调要发掘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培养具有独特技能的人才,这对于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培养 “大国工匠”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商行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谋个性之发展” 思想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通过发掘学生的个性化特长,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特电商技能的人才,满足行业多样化的需求。在电商行业中,一些具有独特技能的人才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与“大国工匠”培育目标的契合点

黄炎培职教思想与 “大国工匠” 所要求的精神和能力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使得其在 “大国工匠” 型人才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大国工匠” 要求从业者具备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守正创新等精神,而黄炎培的职教思想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手脑并用” 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 “大国工匠” 所要求的精湛技能相契合;“敬业乐群” 思想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与 “大国工匠”所要求的职业操守相契合;“谋个性之发展” 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技能,这与 “大国工匠” 所要求的创新能力相契合。

黄炎培职教思想为 “大国工匠” 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高职院校在培育 “大国工匠” 型电商人才的过程中,以黄炎培职教思想为引领,能够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电商人才。

三、数字商业形势下高职院校电商专业“ 大国工匠” 的需求演变

(一)从单一技能需求向复合技能需求转变

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要求电商人才具备多领域知识整合能力。

在电商发展初期,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单一的技能上,如电商平台操作、客服等。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商业务越来越复杂,需要从业者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复合技能型电商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商行业的复杂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从线下运营能力需求向线上线下融合运营能力需求转变

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从线下运营能力向线上线下融合运营能力转变。

传统的电商主要以线上运营为主,而新零售则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这就要求电商人才具备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能力,能够将线上的流量引导到线下,将线下的客户转化为线上的粉丝。

(三)从传统营销能力需求向数字化营销能力需求转变在数字商业形势下,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从传统营销能力向数字化营销能力转变,以适应数字商业的发展步伐。

传统的营销方式主要包括广告、促销、公关等,而数字化营销则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如搜索引擎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数字化营销具有精准性高、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电商企业的重视。

“大国工匠” 型电商人才需要具备数字化营销能力,能够运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和方法,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

四、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困难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

课程设置滞后,未能及时纳入新兴电商模式等内容;实践教学薄弱,多为模拟实训,缺乏真实项目,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实战经验,教学脱离实际;部分教师对“大国工匠”精神理解不足,忽视职业精神培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校内设备陈旧,校外合作表面化,实训岗位与内容有限;缺乏先进设备与真实运营环境,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四)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欠缺

教学重技能轻职业精神,缺乏专门课程与系统培养;学生对职业精神认识不足,实践中表现出责任与合作意识欠缺等问题;缺乏有效培育载体与评价机制,培育流于形式。

五、黄炎培职教思想引领下电子商务“ 大国工匠” 型人才的培育

路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黄炎培思想为指导重构课程体系,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增设新兴电商相关课程;提高实践课程比重,设置阶段性实训并与职业证书挂钩;采用项目式等教学法培养“手脑并用”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授课、指导项目;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战能力;通过专题培训等强化教师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引导其在教学中融入该精神。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校内更新设备设专门实训室,校外拓展优质合作并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引入真实电商项目,让学生团队运营,教师指导,积累实战经验。

(四)强化职业精神培育

开展职业素养讲座,邀请专家等分享经验;宣传“大国工匠”事迹发挥榜样作用;在实践项目中设置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五)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深度合作,共定培养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培养学生创新与科研精神;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合作稳定持续。

六、结束语

总之,黄炎培职教思想对电商专业“大国工匠”型人才培育意义重大,提出的培育路径形成完整体系,具有可行性与价值。未来,高职院校需深入贯彻该思想,创新模式,提升培养质量,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支持,共同培育适应数字商业时代的电商“大国工匠”,助力行业与社会发展。